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56332
大小:23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2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高二语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咬文嚼字一、内容与解析(一)内容《咬文嚼字》(二)解析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二、教学目标及解析(一)教学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4.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二)解析通过对文章列举事例的分析,理解文章“摆事实,讲道理”
2、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搜集、整理事例的方法。从对文章的细致分析入手,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课文列举事例的方法,然后分析课文列举的事例,接着分析五组例子体现的意义。三、问题诊断分析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不是典范的议论文,学生很难在文中准确地找到中心论点。可以从梳理文章结构入手,让学生在文中先找出所有表达观点的句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最终的明确和统一。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习题进行评价。[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
3、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9-用心爱心专心《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这便是它的出处。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他
4、是如何解释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本,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二、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
5、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三、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下列词语:1.援例 2.锱铢必较 3.斟酌 4.镞5.蕴藉 6.付梓 7.尺牍 8.陈言务去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四、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分组讨论。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5):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论述。第二部分(6—7):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说明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在顾及文字的联想意义时
6、,“唯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第三部分(8):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提升点拨:整篇文章告诉我们,“逐步达到艺术的完美”,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五、研习作品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什么关系?学生讨沦。教师明确: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第一段,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9-用心爱心专心
7、两种句式的区别。(学生讨论,试组一些句子,逐个体会,再看课文中的论述。)教师明确: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实际是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