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

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

ID:5324284

大小:320.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_第1页
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_第2页
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_第3页
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10期2006年10月NO.10Oct.2006中国教育学刊J0urnalofthe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涂荣豹2,山西太原030012;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摘要]当前中学数学中的启发式教学存在重形式提问和认知提问而轻实质设问和元认知设问、重外在情境启发而轻内在情境启发、重思维结果启发而轻思维过程启发等偏差现象。克服数学启发式教学偏差现象的基本策略是: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实现外在启发与内在启发的融合;提炼元认

2、知提示语,实现认知提问与原认识提问、过程启发与结果启发的协调:做必要的等待.提高启发和设问的有效性。[关键词]数学教学;启发式教学;偏差现象[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06)10一0066—03一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启发式教学作为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瑰宝,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演讲时永远应该坚持的传统,不能忘记。教师的这种基本功的启发示范是双基教学的一部分,永远不会过时。”[11笔者在数学研课活动中也

3、发现,比较成功的数学课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但在时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由于对启发式教学存在模糊的认识,致使教学实践出现偏差,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就数学教学而言,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出发,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情境以及思维点拨与方法指导,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并逐步达成教学目标。能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之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建立起自然、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生成积极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是数学启发式教学成败

4、的关键。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更需要学生充分的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通过主动建构和探索体验达到对数学问题本质的理解,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迁移能力。二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1重形式提问和认知提问。轻实质设问和元认知设问笔者就启发式教学问题对152名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76%的教师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就是多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一些教师认为教师提出问题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是衡量启发式教学运用效果的标准。由于认识上存在偏差,启发式教学在实践

5、中往往演化成简单的问答,而且大多数问题直接指向学生的认知活动,不需要学生做深层次的思考,也很少能够激活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启发式教学呈现“形似神散、貌合神离”的状况。事实上,问答只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并不在于多问多答,而在于教师能够激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2重外在情境启发。轻内在情境启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7—9年级学段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

6、[z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33但时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有过于追求问题情境生活化的倾向,情境创设忽视数学的自身特点,不能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存在着重外在情境启发而轻内在情境启发的偏差。以高中数学新课程“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课堂教学为例。任课教师让学生竟猜商品价格,通过“猜中即送”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接着又提出物理问题:有100个小元件串联而成的电路,假设其中某个小元件

7、损坏,导致整个电路不通,请设计一套方[收{高日期]2006一06—19[作者简介]韩龙淑(1965一),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04级博士生,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涂荣豹(1947一),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万方数据第10期韩龙淑等: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67案检查出这个损坏的小元件。应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问题情境进行了精心的筛选,但由于没有明确本课研究

8、的问题就让学生进入游戏活动,因而求一元二次方程和对数方程近似解的内容最后还是由教师直接抛出,未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的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致使学生行为参与积极而思维参与被动。精选的问题情境给人以外部强行嵌入之感,未能实现与新学习内容的自然整合。事实上,并非每一个数学内容都要找到现实原型,在无合适的实际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学习内容有自然、内在逻辑联系的已有数学知识和观念,创设适当的情境。3重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