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探析

《左传》“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探析

ID:5323315

大小:382.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左传》“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探析_第1页
《左传》“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探析_第2页
《左传》“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探析_第3页
《左传》“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探析_第4页
《左传》“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左传》“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左传》“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探析121《左传》“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探析。林小云(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左传》对灾异、卜筮、梦象等神秘事件的描述,既是春秋时期巫风盛行的真实反映,又融合了作者“崇礼尚德”的理性精神,体现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判、对历史发展动因的思考。天命与道德合一的历史叙述,使《左传》呈现出“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关键词:《左传》;天命;道德;巫史交融;叙事特征中图分类号:I206.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3)04—0121—06《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一部著作,但却夹杂着不少灾异、h筮、梦象等神秘事件的记载。对

2、于《左传》的这些内容,晋范宁在《谷梁传注疏序》中批评其“其失也巫”【1]2361,而众多巫风现象的记载似乎也将历史带进一种神秘之中。然而,仔细考察《左传》的这些内容,我们会发现,在巫风的神秘迷雾中,隐藏着史官的理性精神。研究表明,上古曾经有过巫史不分的时代,巫史之原初职能是沟通天人。至周代,史官文化发展,巫史已经分离,史官的职责主要是记人事,但仍保留着巫的一部分职能,如掌祭祀、占h、祝祷等。正如刘知几所说:“寻自古太史之职,虽以著述为宗,而兼掌历象、日月、阴阳、管数。”_2史出于巫决定了史官具有浓重的巫术宗教品质,这种品质又决定了他们在探究历史发展动因时,必定会重点关注天人关系。这就是《左

3、传》作者x,i-鬼神灾祥之事津津乐道的原因。但同时,春秋时期,时代思想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承续着西周的天命观,相信上天是万物的主宰,因而b筮鬼神等观念盛行;另一方面,重人、重民的理性精神又有着明显的发展。对天意的顺应和理性精神的增强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春秋特有的时代氛围。表现在《左传》上,作者并不仅仅停留在对灾异、h筮、梦象等神秘事件的记载上,而是试图通过对这些神秘事件的叙述与解释来体现其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判、对历史发展动因的思考。正如清人汪中在《述学·左氏春秋释疑》中所说的“左氏之言鬼神,未尝废人事”[3]384。一“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天命和道德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精神核心。一方面,周人

4、依然沿袭着殷人对天的敬畏崇拜,“他们相信政权的更迭,国家的兴亡,以至个人的祸福,均是天决定的”[4]443。《左传》中就频繁地收稿日期:2013—06—14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170);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8BS202)作者简介:林/J~-Z-(1975一),女,福建晋江人,文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经学与文学研究。122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记载了时人的天命观,如“周德虽衰,天命未改”①(宣公三年)、“天之弃商久矣”(僖公二十二年)、“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僖公二十三年)、“不畏于天,将何能保”(文公十五年)、“

5、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宣公十五年)、“善之代不善,天命也”(襄公二十九年)、“天赞之也”(昭公元年),等等。另一方面,周人在敬天的同时,更注重“明德保民”。所谓“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51399、“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51359、“夫义所以生利也,祥所以事神也,仁所以保民也”E6146。特别是春秋时期,随着标榜受命于天的周王朝的日趋衰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乃至“陪臣执国命”_'¨l,现实使统治阶级更认识到家国存亡的决定因素并非全在天命,而在于统治者的“德”。“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僖公五年),道德是神灵凭依、

6、人事发展的首要根据,有德才能受天保佑。如襄公十八年载: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日:“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竟,多死声。楚必无功。”董叔日:“天道多在西北,南师不时,必无功。”叔向曰:“在其君之德也。”对战争的结果,晋国的师旷和董叔以乐律和天道预测楚军必无功而返,而叔向则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国君的“德”,只有有德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又如宣公三年楚庄王问鼎之大小,王孙满对日: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

7、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郦,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王孙满以夏、商、周的历史变迁说明有德的君主才配有九鼎,才会拥有天下。而“周德虽衰,天命未改”,任何觊觎王位的行为都是徒劳的。天命控制着人类历史,道德决定着人的命运,天命将随着人德转移,这种“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可以说是周人认识世界、探究历史发展动因的基础。二“巫史交融’’的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