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睡行症.ppt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睡行症.ppt

ID:53188336

大小:20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17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睡行症.ppt_第1页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睡行症.ppt_第2页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睡行症.ppt_第3页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睡行症.ppt_第4页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睡行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睡行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睡行症睡行症定义:睡行症(sleep-walking)以前称为梦游症(somnambulism)。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尚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一般不说话,询问了不回答,多能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不论是即刻苏醒或次晨醒来均不能回忆。睡行症起病时间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1/3段的深睡期,特别是无梦的第三四期,故改称为睡行症。多见于儿童少年,尤其是学龄期男童。睡行症发病率国外资料表明,5-12岁的儿童中约有15%发生过至少一次睡行。约有2%的儿童由于大脑皮质抵

2、制不足导致睡行症。轻症每个月发作1-2次,重症每周发作数次。本病预后良好,至青春期可自愈。睡行症病因遗传因素:据统计,有10%-20%的患儿有阳性家庭史。父母有睡行症的儿童患病率要比一般儿童高。单卵双生子同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并且双生子之间有很相似的睡眠结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与双卵双生儿同病率之比为6:1。神经发育不成熟:本病可能是由于神经生理发育不成熟所致,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睡行症病因心理因素:情绪焦虑、家庭或学校中的矛盾与冲突、学习紧张等与睡行症发生有

3、一定的关系。其他因素某些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如感染或脑部分创伤后遗症,癔症可引起睡行症。睡行症临床表现睡行症发作时患儿从睡眠中突然起床,到室内外进行某些活动,如跑步、来回徘徊,或做某些游戏活动,动作似有目的性。当时意识朦胧,睁眼或闭眼,步态不稳或敏捷,面部无表情,往往不语,偶尔也喃喃自语,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睡行症临床表现患儿虽然意识不清,但有时能避开障碍;有时也有绊倒或撞墙跌下,或未穿衣服走至寒冷的户外。经过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又自动上床入睡。醒后,对梦游中的情况均不能记忆。睡行症诊断CCMD-

4、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DSM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ICD-10InternationalStatistic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andRelatedHealthProblems睡行症诊断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发作时,睡行者表情茫然、目光呆滞,对别人的招呼或干涉行为相对缺乏反应,要使病人清醒相当困难。发作后自动顺到床上继续睡觉或躺在地上继续睡觉。尽管在发作生的苏醒初期,可有

5、短暂意识和定向障碍,但几分钟后,即可恢复常态,不论是即刻苏醒或次晨醒来均完全遗忘。睡行症诊断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数分钟到30分钟。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平与夜惊并存,此时应并列诊断。排除癔症。睡行症治疗睡行症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抑制过程发育完善后,症状会自然消失,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应避免在儿童面前宣讲病情的严重性,消除使儿童产生恐惧焦虑的精神因素,发作频繁、严重者,应药物治疗。睡行症治疗——加强安全管理由于睡行症是一种意识障碍情

6、况下的活动,故易发生危险,如摔伤、碰伤等,患儿亦可能发生其他危险,如触电、用危险品自伤或伤人、损坏物品等。所以应加强管理,睡前关好门窗,收藏好危险品,及时制止其危险活动。发作时尽量唤醒患儿,安抚其重新入睡。应避免增加慢波睡眠的活动,如睡眠剥夺,还应避免患者憋尿上床,以减少夜间唤醒的可能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