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184315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的创新意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的创新意识摘要创设现实生活问题的情境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数学教育是耍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屮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创新意识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口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关键词数学创新意识情景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
2、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创设现实生活问题的情境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教学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后,老师出示了一个不规则的物体,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学生通过认真的讨论交流,设计出了一个计
3、算这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案:先将一个容器里放一些水,然后测量并计算出现在容器屮水的体积,再将不规则的物体放入容器中,再测量并计算出放入不规则物体后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容器内水的前后体积的差即为这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样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既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又如,在教学了年月日后,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题:“某同学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4个生H,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他是哪年哪月哪H出生的?今年2002年他能否过生日?”学生对此展开了讨论,老师则适当予以提示。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这个同学是1988年2月29日出生的,因为只
4、有闰年才有2月29口,所以除了1988年以外,只有1992年、1996年和2000年才能过生日,今年2002年不是闰年,因此他今年不能过生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2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作业学生经过教学和课堂练习掌握了一些知识,虽然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因为这些实际问题都经过加工处理过,学生往往很快会忘记,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作业,学生形象深刻,会容易记住。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因为学生对于占地面积和表面积极容易混淆,老师拿出六块同样大小的木板,并请学生量出三块木板的长、宽和高,做两次安放:第一次将
5、二块木板并列平放在地上,请学生计算出这时三块木板的总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将另外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放在地上,再请学生计算出这时三块木板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通过计算,学生很快知道,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放时的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的大小同木板的表面积并无关系。这样使学生对占地面积和表面积这两个概念加深了理解。老师再请学生思考将三块木板并列放在地上,这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是多少平方厘米?将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又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将三块木板竖着重叠放和横着重叠放,并请学生根据已知的数据分别求出三块木板平肴重叠放、竖着重叠放和横着
6、重叠放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各是多少平方厘米?这样使得学生既较好地掌握了表面积的概念,并使学生懂得了不同的放法表面积是不同的。为了加深学生对表面积和体积概念的掌握,老师还要求每个学生从家中拿来一只火柴盒,让学生量出它的长、宽和高,并提问学生,火柴盒的内盒如果不拿出来,这时求它的表而积要求几个面?如果将内盒拿岀来,不计火柴盒的厚度,求做一只内盒要多少材料?要求几个血?这时相当于求什么?如果求火柴盒的外壳要用多少材料,乂要求儿个面?这时乂相当于求什么?3创设学习的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情境创设要提供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及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具
7、有为理解主题所需要的经验,帮助学习者在这种情境屮去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每节课总有一定的教学任务,需实现一定的教学日标。而情境创设是教师将教学冃标外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的过程,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智”为核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止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具体而言,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如果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
8、信息,非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