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_程琪龙

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_程琪龙

ID:5317508

大小:366.4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8

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_程琪龙_第1页
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_程琪龙_第2页
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_程琪龙_第3页
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_程琪龙_第4页
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_程琪龙_第5页
资源描述:

《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_程琪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语言学》第6卷2004年第4期334-339页,北京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X程琪龙上海大学提要Langacker指出,认知语言学倾向于神经基础的研究,而不是心理显现的研究。本文就以神经基础为出发点,重点讨论认知语法的研究范围、理论特点、哲学倾向和理论表述形式,并对意象的显突关系特征及其表述进行论证。我们通过论证力图发掘出认知语法对可操作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的构拟解释所起的作用。关键词认知语法符号结构小句Langacker创导的认知语法(CognitiveGrammar)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之一①。Lan2gacker(19

2、87,1990,1991,1999a)将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语法)归入功能主义阵营;坚持语法不是自主自足的,而是连接语义和语音的符号结构。Langacker和其他认知语言学流派一样,强调语法单位是语言使用者谙精娴熟的认知过程和无须思索的习惯性认知行为;强调语法是由形位、词汇和句法构成的延续体;重视符号双极性的研究和概念语义的研究。本文以神经基础为视角,重点讨论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研究范围、符号特征、语义观、哲学倾向和表述形式及其解释力。1.研究范围Langacker(1999b:17)认为,语言学就其研究范围可以分出两种类型:描述主义和

3、功能主义的。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各对立因素:心理显现和神经基础,结构和功能,共时结构和结构变化,认知表征和言语行为,习得结果和习得过程,小句和语篇等。Langacker明确地宣称认知语法在承认两者间对立统一的同时,更倾向功能主义的研究范围。笔者则认为,除了小句和语篇的对立外,其他各对立因素实际上都是一个实质的两个不同时间维度上的体现。它们的对应关系可以论证如下。首先,讨论心理显现和神经基础的关系。如果神经网络是物质基础,那么心理过程则是神经基础的抽象,两者在不同的研究层级;前者抽象,后者具体;前者涉及意愿、意向等心理因素,后者涉及物质的信息

4、传导等特性,所以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却不是一对一的。由于人类记忆体和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我们的研究可以在不同层级上进行,并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级之间关系的研究。如果语言的认知研究以神经基础为论证的支柱,那么从语言的生理性出发,(内化)语言系统的载体主要是大脑神经网络。如果将神经网络的(广义的)结构看作是有一定权值的神经路径(或称回路),那么科学实验的结果证明,结X本文得到国家2001年社科基金(项目01BYY001)资助,特此致谢。Langacker的发音是[′lÖnŒkŒ]。①国内由沈家煊(1995)首先引荐评介。334本刊网

5、址:http://www.cass.net.cn/chinese/s18yys/dangdai/index.htm构在天生物质基础上,形成于结构的操作,即结构的发展取决于功能。与此同时,结构本身因其可操作性而具备一定的功能,结构必须是功能结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同样反映在共性状态和状态变化之间,也反映在习得结果和习得过程之间。共性状态是在某一点时间上的,是相对的;而变化着的状态则是在时间段中的,对有生命的系统而言是绝对的。习得结果是一种特殊的状态,而习得过程是相应状态的变化;两者是儿童发展时间段中的状态和状态变化。因此,共时状态和变化状态是一般

6、,习得的状态和过程则是一般关系在具体时间段的具体表现而已。还是从系统操作的生理基础出发,语言系统必须是加工处理语篇的系统,小句只是语篇的一部分。如果观察语法表达层面,语篇只是小句的线性连接。在概念系统的操作过程中,小句的主题在语篇操作中是起始点;在概念连接关系中,语篇各小句的许多概念和主题概念有连接关系,即许多小句的主题概念在语篇中形成了连接关系的中心。无论是连接关系还是操作过程,小句和语篇在概念系统中,都是密不可分的。基于上文的论证,描写主义和功能主义只是语言研究的两个不同时间维度的视角。视角的切换能让我们更加有效地构拟解释语言系统及其认知过

7、程的规律。2.语言符号的双极性认知语法和其他认知语言学一样,重视符号功能结构的研究。符号是双极的,它主要表现在概念内容和形式表达之间的符号关系。语言实时操作,涉及双极符号关系的操作,它的研究是有认知意义的。语言符号双极性研究并非认知语法的首创,Lamb(1966)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比较成熟的分层次的关系网络模式,70年代他发现关系网络有一定的生理神经意义。从Lamb,我们还可以追溯到叶姆斯列夫的语符学(Hjelmslev1952)。在双极符号关系的研究中,Langacker用意象(image)或构式(construal)来表达概念语

8、义和语法之间的符号关系(或符号功能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概念组合结构,可以有不同的语法结构。意象通过其不同的特征表征符号关系。由于概念语义和词汇语法各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