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之意探析

“为己”之意探析

ID:5313957

大小:192.2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7

“为己”之意探析_第1页
“为己”之意探析_第2页
“为己”之意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为己”之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5卷第6期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_25No.062013年11月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V.2O13口政治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己”之意探析仵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句揭示了孔子学说的要义,为历代儒者所重视。但因解释不尽相同,所以给今人的理解造成了一定困惑。从“为已之学”之“己”出发,探讨“为已”的内涵,提出“已”是人之原初的本真本性;“己”有自发向善的能力,“为己”就是把这种自发的向善能力

2、转化为实际的自觉趋善能力,使人能够自觉地从异化、沉沦状态中脱离出来,复归到原初的本真本性;“为己”需要从“克私”和“求放心”两方面进行。[关键词]“己”;“为已”之意;“为己”之道[作者简介]仵越(1988一),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儒家哲学研究。一、前人的注解关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解释,历代学者注解不尽相同,给今人的理解也造成了一定困惑。在探求“为己之学”之意之前,有必要先对前人的解释进行一番梳理。总体来说,前人的注解可以分为如下三种:一是何晏在《论语集解》中的解释。《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梁皇侃疏云:“明今古有

3、异也。古人所学,己未善故学先王之道,欲以自己行之,成己而己也。今之世,学非复为补己之行网,正是图能胜人,欲为人言己之美,非为己行不足也。,,["’认为“为己之学”就是要学先王之道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地践行之;“为人之学”则只是为逞口舌之利以求得他人赞美,乃是以功利为归依。二是以荀子为代表,《劝学》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2lJ(认为“为己之学”是君子之学,以内在的心性修养为旨归,而“为人之学”则是小人之学,以炫耀自己、取悦于人为目的,汉代刘向在《新序》中说:“古之学者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即‘以为禽犊’之确解。言

4、小人自炫其学,欲以学见之于人也。”r2](’宋人郑汝谐《论语意原》日:“以为己之心先之成己,所以成物也,以为人之心先之外务必至忘内也。”[],明代刘宗周认为:“古今之学一也而学之用情则为己者,学以成己,学之道本如是也,若不求在已,而或以利或以名,但纵毁得丧起念,是为人也,学斯伪矣。”徐复观先生则认为:“所谓为己之学,是追求知识的目的,乃在自我的发现、开辟、升进,以求自我的完成。”I3Ⅲ(从刘向到徐复观先生的观点,虽解说上有所差异,但可以看出,都是承接苟子的解释而来,以内外之别来解释“为已之学”与“为人之学”的差异。三是宋人张拭的解释:“己立而为人之道固亦在其中矣⋯⋯本既不立,无以成身,而

5、又将何以及人乎?”类似的,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认为:“孔子非不主张学以为人,惟必有为己之本,乃可以达于为人之效”o[4](P400)这两种说法,都将“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的对立关系消解了,而把“为己”看作“为人”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二者的相互依存和统一。无论是从行与言的关系,“内”与“外”的角度,还是强调“为已”和“为人”的相互依存性来分析孔子的这句话,都要先探求到底什么是所谓的“已”。二、“为己”之意(一)何谓“已”从语用的角度来说,“己”和“我”的指代对象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二者基本可以互换使用。但在《论语》中,“己”和“我”在一定意义上还是有所区别的。《论语·子罕》中说:“子

6、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何谓“我”,《四书章句集注》日:“我,私己也。”梁漱溟先生在谈到“己”时的解释是:“所谓己,非我们寻常所说心里的我之观念。平常的我之观念,是把一片东西(浑然一一7一体)去区划分别与计度而起的。婴孩本无我之观念,都由后来加以分别而起。孔子之所谓己⋯⋯即生命之理所在,完全未加分别。”[5_(在他看来,“己”乃是婴孩时期的人之本原形态,是生命之理所在。从婴孩长成为人,这个过程是在人世中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总要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他物打交道,这就是说,入必然“被抛人”一种人世的状态之中,而人在这种人世状态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要按照一种外在的标准而非己的意志行事。这种

7、标准,在海德格尔看来,是公众意见的“平均性”,B口常人。常人是一个平面,抹平一切此在之个性,使人“被卷入众人的非本真状态的漩涡中”,_(”跌落于常人的常驻状态,即所谓的“日常的共处同在、庸庸碌碌、平均状态、平整作用、公众意见、卸除存在之责任与迎合等”状态。由此,人就沉沦、消散于世界的共处之中,偏离了自己原有的本真,而呈现出一种非本真状态。由此可以看出,由婴孩长成为人,存于人世,必然经历了一个由本真状态走向非本真状态的过程。如此,本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