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doc

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doc

ID:53130721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1

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doc_第1页
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doc_第2页
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doc_第3页
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doc_第4页
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最近,有几件事情让我很烦恼。一次,我带三个小朋友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发现她在三个人当中,经常听别人的意见,自己思考判断的很少,显得很没有主见似的。平时在院子里玩,她虽然比较合群,但她也是经常跟从别人,有个小朋友比她还小一岁呢。平时在家里,她也是什么事情都要问我,比如,“妈妈,我要小便”。我就有些纳闷:这么点小事情还要告诉我吗?自己解决不就得了!   还有,晚上睡觉前,她还要让我陪着睡,让她自己睡,她就说怕黑,怕鬼。女儿现在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是她的独立性这么差,我真担心她能

2、不能适应小学的生活。            ——一位苦恼的妈妈   曾经看到网络上有这样一张图片,并配有文字:“幼年的时候,你们剪了我的翅膀,而现在你们又要我展翅飞翔。”这是很多亲子关系的写照,同时也是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会犯下的一个错误。孩子没主见,谁之过?   孩子没有主见,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就是人格独立过程中发生了阻碍。设想一下,一个被父母过度满足,同时又被设定了许多合理不合理规则的孩子,怎么会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在对泥巴

3、感兴趣的时候,妈妈因为怕脏,就强行阻止了孩子;当孩子本来需要独立吃饭的时候,妈妈又担心饭菜变凉,或者害怕孩子会吃得很乱,而不给孩子自己吃饭的时间。在孩子心里一旦形成了一个模式,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听到指令的时候,孩子的独立意识就已经被剥夺了。一方面,孩子会因为没有独立存在的自我(我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了)而感到自卑;另一方面,孩子对于照顾者的依赖已经成为习惯,因此会变得对照顾者特别地“黏着”。   怕鬼、怕黑,什么在作怪?   孩子所谓的怕鬼、怕黑,是由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动力学过程是这样的

4、:   首先,妈妈过分控制孩子的行为,一般会用“恐吓”的方式对待孩子,给孩子种下“恐惧”的基因。比如,妈妈会说,“如果你不乖,那我就不要你了”,或者,在孩子哭闹需要安抚的时候,妈妈不管不顾,任由孩子去哭,等等。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一时控制住孩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成长中的安全感会变得越来越差,孩子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学会照顾自己。   其次,分离没有很好地得到处理。一般来说,过分控制和过分满足孩子需求的妈妈,大多会牢牢地把孩子“抓”在自己的身边。孩子想独立的时候,妈妈会特别焦虑,孩子感受到了

5、这样的焦虑,因此会把“成为妈妈的好孩子”作为自己的目标,于是,孩子就不愿意离开妈妈了。怕鬼、怕黑不过是孩子想让妈妈陪在身边的一种借口。   最后,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愧疚或者内疚演变成鬼怪。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那孩子的内疚或者愧疚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妈妈没有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反而可能会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这会让孩子总是感觉自己不够好。也许妈妈心里有一个“完美理想的孩子”,于是就把这个孩子套在了真实的孩子身上。那么,现实中的孩子就会变得很糟糕,而孩子无

6、意识中感受到了妈妈心里有这样的理想孩子存在,孩子就会感到很自卑。不是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孩子一定是爱自己父母的。当孩子感觉自己做不到父母的要求,并且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失望,那么孩子会感觉特别失落,愧疚感也就因此产生了。   这位妈妈在孩子对她说“妈妈,我要小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么点小事情还要告诉我吗?自己解决不就得了!”这句话呈现出以下几个意思:第一,妈妈在态度上,对孩子失望,甚至是不屑和鄙视,最起码是批判的;第二,妈妈缺少自省,一个关注孩子的妈妈,在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后,首先想到

7、的应该是,“我为什么会让孩子成为这样,这里面发生什么了”;第三,妈妈的外求意识很重,从这点来看,妈妈对于他人的期待也是蛮强的,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也许这位妈妈还是蛮焦虑的,因此,她会对关系或者关系里的另一方特别地期待。意思就是,我希望别人在我不需要太大努力的时候,就可以变成我想要的那样,或者别人可以按照我需要的方式来照顾我的心理需要。   妈妈可以做什么?   在这里,给这位妈妈提几点建议。   首先,学会放手。都说放手是爱,那么放手的基础是什么?你只是孩子的妈妈,孩子是孩子,你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8、,并且知道自己和孩子是两个人,尊重自己与孩子的边界。妈妈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我能做的,什么是孩子能做的,哪怕孩子做得很吃力,或者以充满乞求的行为,请求你去帮他完成需要他自己完成的事情,你也只需要鼓励和陪伴着孩子自己去完成,而不是帮助孩子去完成。   其次,尊重孩子的同时,信任和鼓励孩子,而不是用惩罚性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当然,这一点需要妈妈自己学会肯定和鼓励自己。许多妈妈对自己很不满意,这样的不满意会在无意中投射到孩子身上。也就是说,一个经常批判自己的人,是不懂怎么真正去欣赏和接纳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