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127182
大小:101.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1
《运动的世界的复习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课题复习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主备人梁隆江第1~2课时累计31课时授课人梁隆江第17周第1~2节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复习巩固基本知识: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讨论总结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回顾,温故知新,提高兴趣。教学重点复习巩固基本知识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步骤二次备课课前编制提纲学生预习一、提纲1、动与静2、长度、时间的测量3、速度的变化二、预
2、习学生课前巩固第二章的全部知识内容,根据课本了解机械运动、加深对参照物的认识并对速度知识及其运用进一步巩固。课中自主尝试一、引入新课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二、新课教学(一)参照物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一个物体运动情况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3、参照物的选择:我们要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参照物,选择参照物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任意性原则,指除了研究对象之外的任何其他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二是方便性原则,应使我们容易描述或便于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
3、简单、清楚。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因此说一个物体静止不是说它绝对不动,而是由于这个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7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2)、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所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情况也不同。(3)、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平常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常常也会不一样。故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都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不加
4、特殊说明时,我们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做参照物。(一)长度测量1、使用刻度尺前做到“三看”:(1)、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应从其他刻度量起。(2)、看刻度尺的量程。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度值应从实际测量的角度出发兼顾选择。2、使用时应做到“五会”:(1)、会“选”。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其准确程度不同,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测量对象不同,所需
5、的精确程度也不同。(2)、会“放”。尺要沿着所测的物体长度,不用磨损刻线。所谓沿着,一是指放正不放斜;二是指要尽可能的使刻度尺的刻线贴近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时应以某一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指定刻线前的数字。(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4)、会“读”。精确的测量需要估读,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只写了数字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时没有意义的。记录数据的最后一位为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所显示的单位就
6、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3、测量的特殊方法(1)、积累法:把长度较小的多个相同物体放在一起,用所测出的长度除以叠放的物体个数,得到单个物体的长度。如:测纸张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等。7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组间互动(2)、配合法:借助一些辅助工具的配合来测量的方法。如:测量硬币的直径、圆柱体的直径,常用两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配合进行测量。(3)、棉线法:用弹性小的软棉线沿着曲线放置,与被测曲线重合,记下头尾,然后将其拉直,读出头尾之间的线长即为曲线长。如:粗测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海岸线长度等。(4)、滚轮法:让滚轮沿曲线滚动,然后用滚动的圈数n
7、乘以滚轮的周长C即为曲线总长L=nC。(5)、分段法:对于那些较长的直线长度,因测量工具的量程有限,可采取分段法测量然后求和。4、学会估测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长度范围:普通住宅楼房间的高度约为3m,房门的高度约为2m,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80c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2mm等。(三)、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摆钟、机械表、电子表、停表等。2、单位及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00ms,1毫秒=1000微秒,1微秒=1000纳秒(四)、测量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
8、差异。2、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本身不精密及测量人造成的。3、减小误差的方法: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4、辨析:误差与错误误差错误产生的原因仪器精密度不够或者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