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101444
大小:8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1
《九年级语文上《捕蛇者说》教学设计4长春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春版九年级上《捕蛇者说》教学设计4教学目的 一、理解并掌握“质、赋、嗣、蹙、藉、徙、俟”等文言实词,了解“乎”、“而”的多种用法。 二、认识“说”这一文体的特点及对比的写法。 三、理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一中心文句以及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感情。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说”这一文体和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第4段从语言角度分析、第5段从思想角度分析是难点,必须引导学生力求正确把握。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 《捕蛇者说》写于作者在永州任职时,是柳宗元的散文
2、名篇。课文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敛而甘愿冒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 “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或叙事兼议论,或议论兼叙事,将叙事和评论结合起来,以说明一个道理。二、讲析课文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第1段。教师适时做以下点拨: 1 重点词语和文句 质:质地,东西的主体。这里指基本颜色。 章:花纹。用心爱心专心 啮(niè):咬。 腊(xī):干
3、肉。文中用作动词,把肉晾干。 岁:每年。 当(dàng):抵充、顶替。 永之人争奔走焉:永州的老百姓争先恐后地忙着去做这件事。焉,兼词,于此,为这件事。 2 提问: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异蛇”之毒? 明确:(1)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线,暗示了当时的世上还有比毒蛇更毒的东西,使读者产生了急切读下去的愿望。(2)这一段重在写“毒蛇”之异,从三个方面加以描绘:一是颜色之异,二是毒性之异,三是用途之异。(3)注意首句的省略句“触草木尽死”,“尽死”前省去的主语应是“草木“,其余
4、皆省去“毒蛇”。 小结:写“异蛇”剧毒,而“永之人争奔走焉”。 3 指名朗读第2、3两段 提问:蒋氏的自述反映了什么?文章在这一段着重写什么? 明确:如果说第1段是概述,从第2段开始便转入到具体的描述。引出了主人公“捕蛇者”——蒋氏。先写蒋氏三代捕蛇之“利”,继而写捕蛇之“害”——“吾祖”、“吾父”、“吾”三代有的“死于是”,有的“几死者数矣”一个“且曰”,将写“利”转为写“害”,再用蒋氏的神情“貌若甚戚”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捕蛇”并非好事,“争奔走焉”实属无奈,字里行间,深含悲苦。“利”与“害”交
5、错,跌宕有致。 专其利:“专”,独自享有。 提问: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3段起过渡作用。通过作者的提问,将文章引入正题。“更若赋,复若役,则何如?”欲扬先抑,“余悲之”与下文的“余闻而愈悲”相应,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 4 齐读1—3段。三、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有关作业。用心爱心专心 2 补充作业: (1)熟读、意译1—3段。 (2)理解下句句子中加黑的实词。 ①黑质而白章(质,原指本质,底色;章,花纹。) ②当其租入(当,抵当,抵充) ③今吾嗣为之十
6、二年(嗣,继承) ④貌若甚戚者(戚,悲伤) ⑤若毒之乎(毒,怨恨)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 指名朗读、意译第1段。 2 出示小黑板,指名解释有关实词。 二、默读第4段,借工具书及书下注释了解本段的主要意思。 1 教师对重点词语适当点拨: 汪然:眼眶里含泪的样子。 向:先前。 病:困苦不堪。 乡邻之生日蹙(cù):蹙,窘迫。 殚(dān):尽。 庐:家,屋舍。 犯:冒。 藉:原指用草编的垫,文中用作动词,“垫着”;“相藉”,相压。用心爱心专心 盖:句首助语词。 熙熙:快
7、乐的样子。 2 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蒋氏“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的? 明确:文章通过对“捕蛇”、“赋敛”之间“利”与“害”的一系列对比,说明了“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板书: 结论:“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小结:2—4段,记叙“蒋氏”一家三代的悲惨遭遇,揭露“苛政猛于虎”的现实。 4 齐读第5段。 疑乎是:对这句话表示怀疑。乎,相当于“于”,介词,对。是,代词,指苛政。 于:介词,比。 犹信:信,真实。 孰:谁。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介词,
8、用来。俟,等待。夫,指示代词,那些。观,考察。人风,民风,民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故不用“民”而用“人”。得,看到。焉,相当于“之”,指作者写的《捕蛇者说》这篇文章。 小结:点明文章中心,说明写作目的。 5 齐读课文后讨论。 提问:《捕蛇者说》怎样表现了“说”这一文体的特点的? 明确:全文有叙有议,虽记叙较多,但却处处为议论服务。符合“说”可叙可议,以议为主的特点;全文语言极其形象、生动,亦符合“说”这一文体比较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