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60例,应用四联疗法治疗,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三联疗法治疗的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髙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90.0%,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00%(P0.05),具有可比性
2、,见表1。1.2治疗方法观察组:四联疗法:雷贝拉10mg,每日2次;甲硝哩400mg,每日3次;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丽珠得乐冲剂110mg,每日4次,连用1周,4周后复查。治疗期间门诊随诊,记录临床症状变化。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检测幽门螺杆菌。对照组:三联疗法:不予丽珠得乐冲剂,其他药物及剂量、疗程同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胃镜检查,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两项试验均为阳性者确定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结束后复查此两项试验均为阴性者为幽门螺杆菌根除。1.3疗效
3、标准[3]以胃镜检查标准进行评价。愈合:溃疡消失或瘢痕形成;有效: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无效:溃疡缩小不足50%或无变化。总有效二愈合+有效。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后胃镜检查的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2两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90.0%,高于对照组
4、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3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恶心,6例出现便秘、头晕及眩晕,但症状较轻,疗程结束后消失。3讨论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和复发密切相关。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为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的关键措施之一[4]。目前国内外报道根除Hp的方案较多,我国消化病学会提出的PPI+两种抗生素或钱剂+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能提高Hp
5、根除率和溃疡的愈合率已成为共识,但近年来由于Hp耐药率迅速上升,常导致根除Hp治疗失败,寻找根治Hp的新方案已成为研究的新方向。本研究在以PPI为主的三联治疗基础上加入钱剂组成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其中雷贝拉呢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通过与H+-K+-ATP酶部分可逆地结合,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5],且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起效快、疗效稳定长久、药物相互作用小、副作用少等特点,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理想质子泵抑制剂。丽珠得乐冲剂具有保护胃黏膜、刺激前列腺素分泌及有效消灭幽门螺
6、旋杆菌等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黎鼎盛[6]报道的观点一致。刘士杰等[7]观察四联疗法(奥美拉哇、阿莫西林、甲硝吐及枸椽酸钺钾)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发现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复查溃疡愈合率97.05%,Hp转阴率97.05%,进一步证实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愈合率高,Hp根除率彻底,溃疡复发率低。综上,以PPI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
7、1]刘桂清,程东生,易坏生,等.雷贝拉哇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良性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0):6-8.[2]陈静,曹泽伟.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回顾性分析[J]・现代中西药结合杂志,2007,16(31):4626.[3]郑少武.四联疗法治疗11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198-199.[4]陈亚松,汪文渊,蔡晓林,等.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打]・安徽医药,2012,16(6):8
8、28-829.[5]徐敏,苏俊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08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6):95-96.[6]黎鼎盛.四联疗法治疗7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5):145-146.[7]刘士杰,张风驰,范向阳,等.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68例[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2):59.(收稿日期:201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