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句子层面的双语词汇转换研究:来自眼动的证据-论文.pdf

基于句子层面的双语词汇转换研究:来自眼动的证据-论文.pdf

ID:53029349

大小:567.1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14

基于句子层面的双语词汇转换研究:来自眼动的证据-论文.pdf_第1页
基于句子层面的双语词汇转换研究:来自眼动的证据-论文.pdf_第2页
基于句子层面的双语词汇转换研究:来自眼动的证据-论文.pdf_第3页
基于句子层面的双语词汇转换研究:来自眼动的证据-论文.pdf_第4页
基于句子层面的双语词汇转换研究:来自眼动的证据-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句子层面的双语词汇转换研究:来自眼动的证据-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8卷第1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1月JournalofPLA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l9·基于句子层面的双语词汇转换研究:来自眼动的证据倪传斌,魏俊彦,徐晓东,肖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本文采用眼动测量技术,对比分析了40名高水平与35名中等水平汉一英双语者,在句子层面处理纯汉语、纯英语、汉语转换到英语和英语转换到汉语时的转换代价及其不对称性,并得出了如下发现:1)一语转换到二语时的转换代价不明显;而二语转换到一语时的转换代价

2、明显。其转换代价的不对称性表现为:二语转换到一语明显快于一语转换到二语,甚至快于纯一语状态下的目标词提取。2)二语转换到一语的代价及其不对称性,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加工进程早期和中、晚期之间的增幅较大。3)语言水平对转换代价及其不对称性的影响不明显;对其加工进程中的变化,亦无明显影响。关键词:语言转换;双语;眼动中图分类号:H319.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22X(2015)01—0019-100.引言语言转换(1anguageswitching)是双语者在交际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语篇策略

3、,转换的单位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甚至段落(Gullifereta1.2013;Kharkhurin&Li2014)。当双语者从正使用的语言转换到另一语言时,相对于不转换时,反应的时间可能会延长、错误率也可能增加,从而招致转换代价(switchingcost)的出现(崔占玲等2007)。对于双语者在语言转换过程中是否出现转换代价,应用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各执一词。应用语言学家在调查双语者的自我感知后发现:双语者在特殊语境中、针对特殊对象,或因特殊原因,完全可以毫无障碍地进行自然交际条件下的语言转换(Dew

4、aele&Wei2014);而心理学家应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却在实验条件下找到了双语者语言转换代价的证据。在国外。继Meuter&Allport(1999)首次发现双语转换代价和二语转换到一语明显慢于一语转换到二语的转换代价不对称性(asymmetryofswitchingcost)后,许多研究者基于自收稿日期:2014—06—23:作者修订:2014—07—14;本刊修订:2014—11—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语磨蚀的回归性分析”(10BYY0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fMRI的

5、外语磨蚀选择性研究”(3077071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20140901)作者信息:倪传斌(1965一),男,湖北荆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神经认知语言学,E.mail:nichuanbin@263.net;魏俊彦(1987-),女,江苏南通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神经语言学,E.mail:helloweijunyan@163.tom;通讯作者:徐晓东(1981一),男,安徽阜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神经语言学,E.mail:412Mix@gmail.com;肖

6、巍(1988-),男,湖北钟祥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神经语言学,E.mail:xiaowei_will@163.COITI。·20·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芷身的研究,证明了转换代价及其不对称性的存在。他们还基于行为学研究手段,探讨了语言水平(Costa&Santesteban2004:Costaet口1.2006)、目标词位置(Gullifereta1.2013)、预期性(Altar-ribaetⅡ1.1996)、语言任务属性(Ibannezetn1.2010;Yeung&Monse11200

7、3)和加工时间等因素对双语转换代价的影响。除了行为学层面的研究外,国外也有研究者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RP:event.relatedpotentia1)(Proverbioet81.2004;Ngetn1.2014)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fMRI: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BruinaetⅡ1.2014),分析了双语转换的神经认知机制。在国内,张积家带领的团队分别在亚词(崔占玲、张积家201o)、字词(张积家、崔占玲2008;崔占玲等2007)和短语层面(王

8、悦、张积家2013)开展了双语转换代价及其认知机制的系列研究,祁志强等(2009)对比分析了双语者在语言产生与理解过程中的转换代价,范琳和李绍山(2013)、李经伟(2002)、王晓燕和王俊菊(2012)阐释了双语转换过程中的认知机制,林洁绚、董燕萍(2011)基于串行加工观和并行加工观的对比,探测了双语转换的时间起点。除了上述采用行为学手研究段探讨双语转换的研究外,刘欢欢等(2013)还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分析了认知灵活性对双语转换的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