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布莱克《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布莱克《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ID:5299555

大小:241.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布莱克《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_第1页
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布莱克《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_第2页
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布莱克《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_第3页
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布莱克《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布莱克《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第6期《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总第120期JOURNALOFFUQINGBRANCHOFFUJIANNORMALUNIVERSITYSumNo.120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布莱克《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程婧(福建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0)摘要:一百多年前,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随着全球化以及跨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翻译工作者对于“信”的理解也有了不同的认识。黄忠廉先生基于“信”提出了变译。然而变译多被局限于科技翻译领域,甚少将其放在文学翻译的背景下进行探讨。该文以布莱克的《浮生六记》

2、译本为例,探讨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利与弊。关键词:变译;文学翻译;浮生六记;布莱克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421(2013)06—0094—04一百多年前,严复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提出的“信、达、雅”三字翻译标准。“信”即为忠实,一直被翻译工作者所推崇。此外他还独创了翻译方法,即不拘泥于形式上与原文相合,大胆地将不适合中国实际的例子,更换为中国读者容易理解的例子。l1】振铎在《译学的三个问题》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翻译观。他首次向中国翻译界介绍了英国翻译学家泰特勒

3、fA.F.Tytler1的《论翻译的原则》一书,在分析了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后,他提出了应该在“忠实”(信)的前提下,把原文的风格与态度重新表现在译文里。[2F变译最初是由黄忠廉先生于1999年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提出。变译,即“译写、节译、编译、改写、改编、重述”[3】,与之相对应的是全译,即完整性的翻译,这里的完整是一个相对的范畴,指在微观上对原作做出调整;变译则意味着在宏观上,譬如风格、结构等进行调整。变译反映了信息时代读者的需求,顺应了翻译理论的发展。然而其多被用于科技翻译领域的研究,甚少应用于文学翻译。实际上,文学

4、作品中涵盖了许多特定文化背景信息,因此将变译与文学作品相结合值得探讨。一变译的提出黄忠廉先生提出:变译,指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4196根据其论述,译者与读者、原文、译文的关系如下:(图1)收稿日期:2012—09—13作者简介:程婧(1985一),女,福建福州人,助教。研究方向:文学翻译。第6期程婧: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即变译手段的选择由目的语读者决定(射线AC)。译者阅读了源语文本(射线DB),从读者的角度审视源语文本,决定哪个部分需

5、要被完整的翻译(射线DB)。作者考虑文本的用途,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变译手段(射线BC),而后将这些手段运用于源语文本(射线CD)产生变译作品(射线DE)让目的语读者阅读,看其是否符合他们的期望值(射线EA)。读者阅读之后的反馈会间接影响到译者(射线AC),使得译者修改自己的译本(射线CB),有时可能会调整所采用的变译手段(射线DC),从而影响变译后的文本(射线CE)。读者只能通过阅读后的反馈间接影响译者以及其翻译工作(射线AE),如此循环,周而复始。[5]98二关于变译理论的运用变译最初由黄忠廉在其论著《变译论》(2000

6、)中提出。此书包含了三个部分:(一)变译现象,变译和全译,变译理论:一个全新的领域;(二)变译基本理论、性质、系统、规则、标准、范围和机制;(三)变译的主体和对象。2002年黄忠廉又在论著《变译理论》中深入讨论了编译理论。然而,早在1989年,胡庚申就已将变译理论和口译实践相结合同,讨论了如何将变译理论运用于口译中重复词语的翻译。同年赵俊华又将变译与古文翻译结合,提出了由于表达、用词、修辞和句法的不同,变译是避免误读和扭曲意思的必要手段。他粗略地提出了变译的技巧,并没有系统的成为体系,也没有引起公众的注意。之后王佐良(1

7、998)通过严复的翻译来研究了变译理论。1999年,黄忠廉和刘丽芬在《变译研究:时代的召唤》中提出了变译的必要性。该文从变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变译的理论基础,并提出变译是由严复的翻译理论和现代翻译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黄忠廉随后在2002年出版的《变译理论》中深入探讨了变译的概念和主要特征。在《变译的性质及其宏观特征》中,黄忠廉提出了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之后有许多学者将变译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吴云的《旅游翻译的变译理据》(2004

8、),何瑞清的《中英文摘要一定要一致吗?——谈摘要变译》(2008),黄红玲的《变译论视角的下影片字幕翻译策略/(2010)等分别从旅游、实用文本、电影字幕等文本结合变译进行研究。变译在文学翻译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其中魏家海的《文学变译:话语权力的颠覆和抑制》f2006)讨论了文学变译中的一个方面,即话语权力。变译甚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