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要素体系研究.pdf

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要素体系研究.pdf

ID:52969151

大小:105.5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05

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要素体系研究.pdf_第1页
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要素体系研究.pdf_第2页
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要素体系研究.pdf_第3页
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要素体系研究.pdf_第4页
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要素体系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要素体系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的要素体系研究王化成尹美群(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100872)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价值链模式下的价值创造的要素体系。对比了与传统模式下价值影响要素的异同。从价值链价值创造要素体系的特征出发,得出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的三个主要的外部影响要素:即优越的顾客价值、核心能力与相互关系。对这三个重要的概念理论给予界定与诠释,力图给出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关键词价值链模式传统模式价值创造要素体系进行公司价值的评估研究,除了要准确地定位价值理念外,其次就是要着眼于公司价值影响要素的分析。为了更好地突出本主题,本文将从两个角度阐述公司价值的影响要素――传统模式和价

2、值链模式。一、传统模式的价值影响要素对于价值的影响要素(有的也称之为驱动因素),中外许多学者都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观点。Thakor(2000,中译本2002)指出,价值驱动因素是影响或推动价值创造的一个决策变量。他通过星巴克等案例说明,价值的影响要素不是价值创造的结果,而是决定结果的要素。因此他认为,价值驱动因素,是价值创造的有效载体和具体的方式。Copeland(1994)认为,价值的根本驱动要素就是投资资本回报率,企业预期增长率。这一论断虽然将价值的驱动因素只归结到两个财务指标上面,但由于这两个财务指标是两个基本的财务指标,它们事实上反映了企业从日常经营管理、投资到企

3、业资本结构的许多问题,因此显得简洁而凝练,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而奈特(2002)则认为,价值影响要素是对经营活动和财务运行效果有重大影响的运行因子,这一定义不仅仅限于运行效果,还包括所有决策得以实施的动力机制,价值影响要素存在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包括产品开发、生产、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虽然奈特的这一说法将价值的影响要素涵盖于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但并没有将其扩展到企业与企业的关系层面上来。周炜和刘向东(2003)两位学者从企业理论的角度将企业价值分成企业的资源价值和企业的流程价值两部分。言外之意是将企业的价值影响要素归结为企业的内部资源和企业的流程。

4、对于流程的认识这一点来说,他们和奈特的“经营管理过程”的观点倒是有点不谋而合。这使得价值的影响要素从静态的资源――无论是物的资源,还是人的资源――扩展到动态的过程。这些观点基本上都将企业价值的影响要素归结为企业内部的影响要素。当然,也有学者强调了企业价值的外部影响要素,如朱超(2002),他特别指出,企业的价值影响要素分为内外两种――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影响要素即企业的资产,外部影响要素1则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经营竞争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其实他的这一观点,在传统的价值评估过程中都得到了体现,无论是Copeland(1994)还是Damodaran(1996)在阐述

5、价值评估过程时,都强调了评估师需要对企业未来经营前景进行预测,这一预测事实上就是根据外部影响要素做出的。但是这里所说外部影响要素仍然没有将企业与企业联系起来,可以说,仍然是较为孤立地看待价值影响要素的问题。上述要素――本文姑且称之为传统模式的价值影响要素――由于他们没有价值链的理念,因此忽略了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下游与顾客的关系,当然也就无法对比得出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要素,而这些则是本文将在下面所要阐述的价值链企业需要额外考虑的价值影响要素。二、价值链模式的价值影响要素的特殊性正如本文前面所述,不同于传统模式的价值影响要素,价值链模式的价值影响要素需要特别考虑价值链

6、条中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关系继而会相应引发价值链企业的额外的影响要素。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将价值影响要素锁定于企业的内部资源、管理程序、组织结构或行业选择等。这些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无论怎样好的行业中都会有经营破产的企业,而无论怎么差的行业中都有企业取得骄人的战绩;同样,我们也应当看到,资源的贫富也并不起决定作用,不是有许多资源丰富的公司都败给了资源贫乏的竞争对手吗?一个成功的企业在进行价值分析时,将不再着眼于企业自身,甚至不再是行业上的分析,而是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创造体系的分析。在价值链这个系统中,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顾客将共同合作创造价值。

7、这样一个价值创造系统,通过商业伙伴各自的核心能力以及不断改进的彼此间的和谐,成功地将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做大。那么价值链模式下的价值创造的影响要素便不但有上述传统模式下的种种动因,更要从企业外部价值链条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便是其特殊性所在。对价值链的价值体系有着较为完整阐述的是Kathandaramanetal.(2001)。他们提出了价值网的模型,见图1。在这一模型当中,他们指出,价值网的价值创造取决于三个要素:优越的顾客价值、核心能力和企业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关系核心能力顾客价值图1价值创造的要素体系这一模型的提出,较好地总结了前面价值链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