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8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陕西中医2004年第25卷第1期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8例杨扩美 广西容县中医院(537500) 摘 要:目的:观察控制炎症,修复粘膜损害,调整脾胃功能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本病78例。结果总有效率89.7%。提示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主题词:胃炎,萎缩性ö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ö治疗应用 乌梅丸ö治疗应用 医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程长,反复迁延,损伤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好转,或有恶性转化趋势。脾胃,导致胃粘膜萎缩,并可能导致肠化生
2、或不典治疗结果 78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显效32型增生,治疗既要重视脾胃功能调整,亦要加强对例,有效3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9.7%。属虚炎症的控制、粘膜损害的修复,笔者对78例慢性寒型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5例;属寒热夹萎缩性胃炎采用乌梅丸改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杂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本组无1疗效,现报道如下。例有恶变趋势。临床资料 本组78例,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典型病例 潘某,男,50岁。2001年7月8日明确诊断。男42例,女36例;年龄26~78岁;病初诊,诉:胃脘胀痛明显,
3、口干,口苦,胃脘灼热,纳程1年~16年。病位在胃窦部65例,在胃窦-胃差无味,神被乏力,舌质稍红、苔黄,脉细数。纤维体部5例,在胃体部8例。病变程度:浅表萎缩胃镜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检出阳(É°~Ê°)不等者71例,重度萎缩(Ì°)7例,伴性。中医辨证为寒热夹杂型:治疗用乌梅丸加减:有不典型增生13例,肠上皮化生(+)~(+++)党参18g,归身10g,乌梅15g,桂枝5g,干姜、川连31例,幽门螺旋杆菌检出阳性者31例。中医辨证各3g,川椒2g,黄柏8g,甘草、枳壳各12g。每日1属虚寒49
4、例,寒热夹杂型29例。剂,水煎2次,共500ml,分2次口服。7月15日复治疗方法 虚寒型:本组共49例,主证胃脘诊,诉症状明显减轻,上方川连改为2g,黄柏6g,胀闷隐痛,嗳气或恶心,泛吐清涎,纳差,食后胀闷连服30d,8月15日复诊,诉症状减轻,进食后上加重,神疲肢软,脉细或缓,苔薄白、舌质淡红。治腹稍胀,纳增。口稍干苦,精神好转,体力增加,苔拟乌梅丸加减:党参18g,归身、桂枝各10g,乌梅薄微黄,脉细稍数。守方再进日1剂,10月8日复15g,川椒、细辛各3g,川连1g,干姜、甘草各8g,诊,症状消失,
5、纳食正常,工作生活正常,胃镜及胃附子、、枳壳各12g。粘膜病理切片,示萎缩性转浅表性,肠上皮化生减寒热夹杂型:本组共29例,主证胃脘胀痛明轻,螺旋杆菌转阴性。显,口干,口苦或泛酸,胃烷灼热,纳差无味,神疲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乏力,舌质稍红、苔黄,脉细数。治拟乌梅丸加减:“痞满”、“嘈杂”范畴,以往被认为由胃阴虚所致。党参18g,归身10g,乌梅15g,桂枝5g,川椒2g,近年来发现萎缩性胃炎的症候都有不同程度涉及干姜、川连各3g,黄柏8g,甘草、枳壳各12g。到脾胃,气血湿热等,很少出现
6、单一的病理变化。上述方药每日1剂,水煎2次共600ml,分早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兼存,寒热交错的病理现象。为晚2次服完。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此,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本病的治疗采用扶停用其他治疗胃病药物。正与祛邪相结合的方法,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方中疗效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及体征消失,胃镜党参、甘草健脾益气;当归活血养血生肌;乌梅酸及胃粘膜病理切片示萎缩性转浅表性,肠上皮化敛生津;枳壳行气宽中;干姜、桂枝、川椒、温煦中生消失或减轻,螺旋杆菌转阴性;有效:自觉症状焦;黄连、黄柏苦寒清泄邪热;与干姜、桂枝
7、、川椒及体征有明显好转,胃镜及胃粘膜病理切片炎症组成辛开苦降之势,使脾胃升降功能得以恢复;当程度均有减轻,范围有不同程度缩小;无效:自觉归、乌梅性柔,可防干姜、桂枝、川椒、黄连、黄柏之陕西中医2004年第25卷第1期7过于刚燥;全方共同起到补泻兼施,寒温共调,刚参考文献11 王绪霖,缴稳玲,吕家舜.抑制幽门螺旋菌中药的柔相济之功。王绪霖等发现黄连、黄柏、乌梅等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该方对初步筛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4(9)∶534(收稿2003209212)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炎症控
8、制、粘膜损害的修复、脾胃功能的调整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8例王桂香 河南省三门峡市人民医院(472000) 摘 要: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黄芩、半夏、党参、陈皮、川楝子、枳壳等)随症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结果:部有效率95.6%。提示:本方具有疏肝利胆、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 主题词:胃炎ö中医药疗法 胆汁反流ö中医药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