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构式_着_了_互换现象的认知解释

存在构式_着_了_互换现象的认知解释

ID:5293713

大小:319.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7

存在构式_着_了_互换现象的认知解释_第1页
存在构式_着_了_互换现象的认知解释_第2页
存在构式_着_了_互换现象的认知解释_第3页
存在构式_着_了_互换现象的认知解释_第4页
存在构式_着_了_互换现象的认知解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存在构式_着_了_互换现象的认知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5年第2期外语研究2005,№2总第90期ForeignLanguagesResearchSerial№90①存在构式“着”“、了”互换现象的认知解释王葆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本文对汉语学界的存在句中“着”和“了”互换现象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并运用Talmy认知语义学理论对该现象进行了认知解释;认为存在句“着”“、了”互换现象反映了人们在认知模式和观察方向上存在着差异。关键词:存在构式;视点;概要模式;顺序模式;观察方向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242(2005)02-000

2、1-05一本文讨论如下语言现象。(1)墙上挂着一幅画(1')墙上挂了一幅画(2)练功房里贴着一副对联(2')练功房里贴了一副对联(3)花瓶里插着一束玫瑰花(3')花瓶里插了一束玫瑰花(4)书架上放着几本杂志(4')书架放了几本杂志(5)桌上摆着一盆花(5')桌上摆了一盆花(6)黑板上写着一道题(6')黑板上写了一道题(7)屋檐下站着一个人(7')屋檐下站了一个人(8)床上躺着一位病人(8')床上躺了一位病人①上述句子汉语学界一般称为“存在句”,左栏的句子和右栏的句子句型基本相同,只是句子中动词后面体标记存在着差异。左边一栏句子使用了体标

3、记“着”,右边一栏的句子使用了体标记“了”。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为存在构式“着”“、了”互换现象。本文先分析学者们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然后提出本文的观点。二对于上述现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11体标记分化解释范方莲(1963)认为“:这个‘了’和上面的‘着’基本相当,可以换成‘着’,和动词后表示完成态的‘了’不同”。这种解释主要是从体标记“了”分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存在句中的“了”和动词后表示完成态的“了”没有同一性。但是范方莲没有解释存在句中的体标记“了”表示何种意义。21言语表达灵活解释于根元(1983:117)从表达的角度进行了

4、解释“:有些动词造成状态的动作很快就完成了,而造成的状态可以持续很久,说动作完成了,就意味着状态形成了,说状态完成了,也就意味着状态形成了,为了写法上不重复,有时写‘着’,有时写‘了’。当然是在允许的情况之下”。于根元的解释一是承认“着”和“了”不是同一体,语法意义也不相等“,着”、“了”互换主要是说话人或写作的人为了避免写法上的重复而改变的;二是认为动作和状态之间存在着互相转化的关系。31体标记中和解释刘宁生(1985a)认为“:‘桌上摆着一盆花’和‘桌上摆了一盆花’两句话意义相同,并非因为‘着’和‘了’的语法意义相同。只是因为句中动

5、词相同,使‘着’和‘了’的差别在存在句中得到中和(neutralization),存在句起中和作用的‘着’和‘了’(包括结果补语)差别的作用的是动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动作”和“状态”两个范畴。带体标记“了”是动作动词,带体标记“着”是状态动词,并根据“动作”和“状态”的对立,为这两类不同动词建立不同义项。①本文写作过程中曾就有关问题向AdeleGoldberg博士请教,特此致谢。·1·41事件观察角度解释戴耀晶(1997:92)从事件观察角度出发,并运用变换平行句式的差异对这种句式中体标记“着”和“了”互换的现象给出了新的解释。他认

6、为体意义是属于句子的。在这两种句式中“,着”和“了”的差别并没有消失,二者互换后都是合格的句子,但并非都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带体标记“了”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动态的现实事件,其完整性(perfective)表现在“了”指出了对该事件的观察着眼于外部(outside),对事件不作分解;其动态性表现在“了”指出了“进入”某一静态的起始变化;其现实性表现在“了”指出了相对某个参照时间而言,句子反映了一个已然事件。而带体标记“着”的句子则表达一个非完整的强静态的持续事件,其非完整性(imperfective)表现在“着”指出了对该事件的观察着

7、眼于内部(inside),事件可以分解;其较强的静态性表现在“着”附着于位置义动词后在存在句中不反映变化;其持续性表现在“着”指出了该事件正处于延续的过程之中。戴耀晶(1997)在吸收了国外体研究的成果(Comrie1976)和(Quirketal.1985)基础上对体标记“着”和“了”在存在句中互换现象做了新颖的解释。其新颖之处在于以下两点:一是引入事件观察角度(内部和外部)对体标记进行解释。二是在体的语义特征等值对立(equivalentopposition)的基础上(完整性和非完整性;动态性和静态性;现实性和持续性)进行解释的。5

8、1存在构式来源解释最近有一些学者运用国外有关理论对汉语这种句式进行了探讨。汉语这种静态存在句英语叫做叫“方②位倒置”句或“处所倒置句”(LocativeInversion)。顾阳(1997)根据论元结构(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