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名词”构式的认知研究

“很+名词”构式的认知研究

ID:28065236

大小:19.1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很+名词”构式的认知研究_第1页
“很+名词”构式的认知研究_第2页
“很+名词”构式的认知研究_第3页
“很+名词”构式的认知研究_第4页
“很+名词”构式的认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很+名词”构式的认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很+名词”构式的认知研究  【摘要】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将“很+名词”作为一种构式,对此构式存在的语言内外在的理据和动因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通过对个案的研究,本文发现语言系统内部的允准机制和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机制推动了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但要实现真正的规范化仍需不断的磨合。  【关键词】“很+名词”;构式;转喻;认知  一、引言  按传统汉语语法规则,汉语的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副词“很”不能修饰名词,即“很+名词

2、”这个组合是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但不可否认,但“很+名词”的结构在20世纪50、60年代就有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电视栏目和报刊杂志中更是大量出现“很+名词”的结构形式――“很中国”,“很小家子气”,“很传统”等等。而在现代,“很+名词”的组合更是作为客观存在的现象流行开来,且呈不可阻挡的趋势。例如“很山寨”、“很农民”、“很东方”、等等,可谓不胜枚举。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

3、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很多语法学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早期的研究侧重这种结构在语法上能否接受的问题,侧重从结构省略、词性的转换等角度对其做出解释,还有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阐释。本文将从认知角度出发,将“很+名词”作为一种构式,对此构式存在的语言内外在的理据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  二、构式与“很+名词”构式  本文将“很+名词”作为一个构式去考察。根据Goldberg的构式语法,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其是指凡是构式,都有自己独立的形式、语

4、义或功能。根据构式语法理论的观点,我们可知“很+名词”结构并没有遵照传统语法的组合规则来组构,其有自己独立的形式,具有独立的意义,整个结构的意义和功能也不能从它的组成成分程度副词和名词中推知,因此它符合Goldberg所定义的构式的特征,其是一个构式,可用构式语法理论来处理分析。如“很中国”,它是由程度副词“很”和名词“中国”组成的。程度副词“很”在这里表示程度高,名词“中国”是个地点名词,表示地点,而整个结构“很中国”表示的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两个部分的结合得出一个新的含义。  三、“很+名词”构式存在的语言内外在的理据和局限性  1.语言系统内部的允准机制为了充分发挥

5、“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本节要讨论的是,为什么语言系统中会允许出现这种传统语法意义上不承认的语法想象。问题可以从语言系统的内在特征获得解释。根据Radden的理论,“语言缺省是语言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语言缺省有三个基本特征:隐含性、不确定性和非相容性。”这里我们主

6、要探讨不确定性。“很+名词”构式作为一种语言缺省,其表达形式要远远少于其表达的意义,在实际理解过程中,必须借助语境、名词后丰富的背景知识来辅助理解。在“很+名词”构式中,名词充当的就是一个系统的激活通道,由此延伸开去,概念者必须依靠名词的背景百科知识理解交际中的语言。  2.构式压缩  语料分析表明,“很+名词”原型构式可基本上还原为是“很+有+名词”,  如:很女人=很有女人味  很中国=很有中国特色  很现代=很有现代气息  而“很+名词”这一构式是原型构式遵循经济原则,省略了短语的一部分成分,如“很中国=很有中国特色”、“很女人=很有女人味”中省略了“有,特色”、“有,味”,在原有的

7、基础上减少了字数,也使结构发生了改变,但意思基本不变,使得短语结构更加简洁、经济,更有利于大众理解与记忆。  3.转喻机制及其语用特点  构式强制的过程就是“概念者对进入构式的名词进行转喻理解的过程”。Langacker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把转喻词语指定的成分作为一个参照点,为想要描述的目标提供了心理可及。在理解“很+名词”的转喻机制时,我们不妨从语用的角度切入。如: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