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红夷大炮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pdf

明清时期红夷大炮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pdf

ID:52913659

大小:350.0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31

明清时期红夷大炮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pdf_第1页
明清时期红夷大炮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pdf_第2页
明清时期红夷大炮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pdf_第3页
明清时期红夷大炮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pdf_第4页
明清时期红夷大炮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时期红夷大炮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科学 2005年第12期              刘鸿亮:明清时期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明清时期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刘鸿亮  摘 要:徐光启是明末最早提倡引进红夷大炮以对后金八旗军作战的先驱之一。他在红夷大炮的引进和仿制、火器营的编练等方面劳神费思,最终却因河北吴桥兵变的恶果,使红夷大炮成为清军逐鹿中原的强大杠杆。这是明清双方新旧力量的角逐,西洋火器的推广受到传统社会制度、军事制度的制约和早期西洋火器的自身缺陷等因素所造成的。在徐光启辞世后的200多年间,红夷大炮从质上讲无大的发展。其原因显然是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封建

2、制度及观念的惯性对火器变革的阻碍作用、中国火器理论在明清两朝发展的滞后、封建统治者对火器长期持夜郎自大的心态等。关键词:红夷大炮;明/清;兴衰史;比较中图分类号:K24813/2492256;G3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5833(2005)1220086210作者简介:刘鸿亮,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北京 100083)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东西方文化接触和交流的时代。其时,随着耶稣会士的东来,东西方在宗教传播之外,火器技术也有了较为深入的交流。近代西洋火器东渐既是一种技术意义上的“工具”,也是与中国固有文化极不相

3、同的一种文化。此时传入的欧式火炮———中国人称之为“红夷大炮”,原只是欧人海外贸易浪潮下所带来的一些火器实物,但随着满汉冲突以及晚明民变的持续扩大,双方操作并仿铸了大批量的红夷大炮,这些火器就成了鼎革之际各个政权加强军备竞赛的重点项目,而炮学的相关知识与技术,也因缘际会地变成了近代东方大陆文明向西方海洋文明学习的第一课。该火器的技术性能远胜于中国的传统火炮,在此时的国内外战争中得到了大规模的运用,其装备的数量、在攻坚中的被重视程度以及火器的操纵理论与技术,越来越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明廷重臣徐光启(156221633)、李之藻(156521630)

4、等人怀着匡时济世的雄心,竭力主张使用红夷大炮以抵御后金女真人的入侵。同时,耶稣会士也出于宣扬天主教的意图,有意将火炮技术传入中国。于是这种迫①于现实需要与西人弘教愿望的结合,促成了红夷大炮在明末中国的广泛流传。令徐光启等人意料不到的是,他们的军事努力在明清两朝的实际成效极其有限。一、徐光启对红夷大炮的热情及其实际成效首先,徐光启对欧洲近代火器理论已有明确认识。中国火药、火器理论的形成在明后  收稿日期:2005208230①顾卫民:《明末耶稣会士与西洋火炮流入中国》,《历史教学问题》1992年第5期。86社会科学 2005年第12期           

5、   刘鸿亮:明清时期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期,大抵不过是“阴阳五行化生”和“君臣佐使”学说。此理论散见于1556年戚继光著的《纪效新书》、1597年赵士桢著的《神器谱》、1621年茅元仪著的《武备志》等书中,有对中国火器冶金、造铳的论述,火药配方及制造的总结。这种朴素的火器理论,同欧洲新兴的火器理论相比,表现出较多的神秘性与不彻底性。红夷火炮的输入,使得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科技界视野大开,迫使他们开始转向重视科学实验,强调定性定量研究的新轨道。这种转轨表现在徐光启、李之藻的论兵奏疏,以及孙元化的《西法神机》等论著中,他们屡申新学之要义,对

6、制器用器等许多问题的论述,都已不见旧说的痕迹①。如徐光启认识到:火器研制者要“明理识性、知数懂法”,才能造出精工坚利的红夷大炮。这里的“理”和“性”实际是指物质的结构机理和物理、化学特性,间或也有规律之意。为此他曾说,红夷火器威力大的原因是“所以及远命中者,为其物料真,制作巧,药性猛,法度精也”。西洋“造台用铳,多有巧法,毫厘有差,关系甚大”,必须荐举“深心巧思,精通理数者,信任专管,斟酌指授”,才能制出精良的火炮②。他在1606至1607年间翻译的《几何原本》,则成了他其后制炮用炮的重要数学依据之一。其次,徐光启是西洋大炮输入中国最积极的提倡者和组织者

7、之一。明末之际,明王朝内忧外患,国事日非。1619年以后,明与后金进行了几次大战,明军士气低落,虽有后金军所没有的佛郎机、鸟铳等火器,但粗制滥造,且施放技术不娴熟,故在八旗军的冲击面前往往败北。其时在通州练兵的徐光启一面上疏朝廷,奏称造炮建台等抵抗八旗军事进攻之策,如“西洋神器,既见其益,宜尽其用⋯⋯臣窃见东事以来,可以克敌制胜者,独有神威大炮③一器而已”;一面组织人员去葡萄牙殖民者所占据的中国澳门购炮。徐光启选择澳门为最佳购炮地点的原因:因为澳门当时所具备的条件使这种引进成为可能。从16世纪中叶起,中葡双方就建立了一种概念比较模糊的和平相处关系。一方面

8、,明政府已经逐渐习惯了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存在,并把澳门的葡萄牙人当作传统华夷观统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