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训练指导.ppt

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训练指导.ppt

ID:52908690

大小:3.71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4-14

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训练指导.ppt_第1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训练指导.ppt_第2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训练指导.ppt_第3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训练指导.ppt_第4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训练指导.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训练指导.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训练指导1.适应证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预计骨愈合能力差的新鲜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退行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慢性髋关节脱位、关节成形术失败病例、骨关节肿瘤等。2.禁忌证髋部感染、髋关节周围皮肤缺如、髋周肌肉瘫痪、腿和足部严重的血管疾病、神经病变影响髋部、严重的限制性神经功能紊乱、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晚期恶性肿瘤)、病理性肥胖等。一、适应症与禁忌证: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进步行能力二、优点:1.病人因素:①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状况。年龄小,活动较积极使用寿命减小,骨质好使用寿命长;年龄大,并发症多使用寿命减少,

2、骨质疏松使用寿命减少,活动少使用寿命长。性别:男性活动积极使用寿命减少,骨质好使用寿用延长。体重:体重大的使用寿命减少,体重小使用寿命延长。身体状况差的使用寿命减少。②关节病损种类和程度。③患髋骨质及局部情况。④术前功能及术后锻炼恢复情况。⑤术后活动情况。三、影响因素2.手术医生因素:①对人工关节的理解程度;②手术技术掌握的程度;③对手术适应征的掌握;④假体类型的选择;⑤术中假体安放的位置。3.关节假体和技术支持的因素:①假体的材料;②假体的设计(类型);③假体加工工艺水平;④骨水泥技术;⑤手术资料;⑥无菌技术条件。三、影响因素1.半髋置换:只置换股骨头,而髋臼是不变的。其优点:适

3、应年龄大、身体虚弱,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打击小。其缺点:因为髋关节是受力复杂的负重关节,在负重的情况下,假体同时承受拉、压、扭转、界面接触,而导致创伤性髋关节炎发生。2.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髋臼同时置换。四、人工髋关节置换分为两种类型①股静脉分支:旋股内动脉主要供应股骨头中上部分;旋股外动脉主要供应股骨头中外部分。②闭孔(圆韧带动脉),主要供应股骨头下部。五、股骨头血液供应主要有:(1)常见假体类型①股骨假体②髋白假体(2)假体类型选择的一般原则水泥型与非水泥型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术后即时稳定性较好,可允许较早下地活动,尤其适合于不能长期卧床的高龄患者,有利于早期运动康复。非水泥型(

4、生物型)固定型假体即时稳定性相对较差,但远期固定效果较好。六、常见假体类型和选择1.对患者围手术期机体状况进行评定①住院患者要评测其心、肺功能,除观察心率、血压、呼吸等一般生命体征外,还要了解心脏和呼吸功能在卧床和活动时的状况;②预计切口皮肤情况;③关节水肿;④关节疼痛;⑤关节活动度;⑥上、下肢肌力;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⑧门诊随访情况;⑨步态分析等。2.术前、术后评定可分别在术前、术后1~2天、术后1周、2周住院患者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和半年门诊患者进行评测。七、术前评定(一)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及处理1.感染感染是人工关节最严重的并发症,随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层流过滤手术室、抗生

5、素骨水泥的应用和操作技术的进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已由早期的11%~15%下降到目前的0.5%~1%。(1)病因:①血源性感染;②消毒不严格,术中污染或交叉感染;③术后引流物或引流口逆行感染;④感染性骨关节病,感染控制不彻底即行手术;⑤切口感染向深部扩散;⑥假体不匹配或过早松动、脱位造成局部组织抗感染能力降低等。八、并发症的防治(2)分期与诊断;根据患者首发症状出现的时间和感染的临床原因,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为三期。急性感染: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包括典型的暴发性切口感染、深部血肿感染及表浅感染扩散形成深部感染。延迟感染:发生于术后3~24个月内,为深部迟发性感染,病情发展

6、缓慢。晚期感染:发生于术后24个月后,此前髋部无不适症状,晚期感染一般认为是血源性感染。八、并发症的防治(3)预防措施:1)术前预防措施:①全面评估全身情况,对术前感染病灶如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感染,术前需彻底治疗;②仔细检查手术区域作出正确评估;③尽量降低术前住院时间,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④术前避免使用留置导尿,如需使用,应严格无菌操作;⑤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15分钟使用,以保证足量抗生素渗入手术区域软组织。八、并发症的防治2)术后预防措施:①严格保持手术室无菌状态;②严格无菌操作,微创手术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③手术器械的血迹要及时清洗,避免器械长时间暴露于

7、空气中;④使用双手套操作;⑤术中常规送组织培养;⑥彻底止血,伤口置管引流,避免血肿形成。引流管一般在术后48~72小时或24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时拔除。引流管末端及其内容物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八、并发症的防治⑦留置导尿管术后要尽早拨除;⑧预防术后发生压疮;⑨对迅速增大的血肿要及时在手术室行切开引流;⑩对伤口愈合不良、待续渗液者要认真对待,必要时要切开清除术,防止血源途径感染;11正规、全程使用抗生素,使用方法必须合理、尽量保证血药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一般主张术后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