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巧过文言实词关(1).doc

论文:巧过文言实词关(1).doc

ID:52876780

大小:8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1

论文:巧过文言实词关(1).doc_第1页
论文:巧过文言实词关(1).doc_第2页
论文:巧过文言实词关(1).doc_第3页
论文:巧过文言实词关(1).doc_第4页
论文:巧过文言实词关(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巧过文言实词关(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轻松跨过这道坎也谈文言实词做题屮运用位置分析法湖南邵东县一中唐亚红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篇幅虽不长,但内容丰富,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再加上词类活用、语序倒置、内容跳跃和成分省略等,更增加了词义理解的难度。因此,在答题时就要有较强的推断词义的能力。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屮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血推知它的实词词义。例A、国不以山溪之险。B、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解析】:A项屮的“固”,在文言屮用法很多,如何判定在这个句屮的意义呢,我们可通过分析语法来判断,“固”在这里后面带名词“国

2、”,而这个句子屮没有其它的动词,那么“固”只能做动词了。所以解释为“巩固”,动词。同样的,通过语法分析B项屮的“劲”,这个句屮的动词谓语是“守”,主语是“将”和“弩”,那么,“良”和“劲”都是修饰成分,做定语,因此“劲”的意义就不难推敲出为“硬的”、“强有力的”的了。再看C项屮的“著”,后面接代词“其”,“她的”意思,修饰“不朽”,可见“著”应为动词,解释为“彰显”。而D项屮,“腰”本为名词,但是,这个句子屮,它处于动词谓语的位置,那么一定要活用为动词,做谓语,解释为“腰上佩带着”。综上所述,在文言实词的学习屮,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来判断,是一

3、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下面看一组练习:%1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实在,副词)%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诚信,形容词)%1值义著于四海(威信,信义名词)%1怀值制祭(忠诚,名词)%1烟涛微茫值难求(确实,副词)%1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可信,动词)%1楚王贪而信张仪(轻信,动词)二、结构位置分析法相似的语言结构、整齐的句式,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词性相同。据幡函之固拥雍州之地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Z理也。C以欹为美,正则无景。D变姓名,诡踪迹【分析】:A项中的“固”,在这里与“地”相对应,词性应该一样,所

4、以“固”应该做名词,那么在这里该解释为“坚固的地势”。B项屮,“逸豫”与“忧劳”结构位置相同,而丄文“兴国”和“亡身”意义相反,所以它们的意思应该相对,因此可以释为“安逸享乐”,与“忧愁劳累”相对。C项屮“欹”,应该与“正”相对,就可以解释为“斜”“倾斜”之意。而根据这个原则,就不难推测出D项屮“诡”的含义为“隐蔽”了。看下面练习:1卿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歹单:ddn,尽2奉Z弥繁,侵之愈急弥:更加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被4通五经,贯六艺贯:通晓5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敬:谨慎6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被任用7吾尝终H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

5、尝住支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句屮第二个“而”应该与第一个“而”用法一样,为表修饰关系,作连词。通过上述的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少实词问题。再看看儿个高考试题:(2010年山东卷)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道人濒行濒:临近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客:寄居C遂薄京师薄:逼近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卒:步兵【解析】: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法,——验证。A项中“濒”在动词“行”前,用做修饰,做副词,释为“临近”应该是对的。而B项屮“客”处在动词位置上,解释为“寄居”也正确。C项屮“薄”在这里做动词解释,完全正确。因此再排查D项,“卒”当为通假字,通“猝

6、”,仓促答案:D(2008年江西卷)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A.吾不克救也B.郑伯如郑C.非无应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能够到……去贿赂边远的地方【解析】:C项屮,“贿”应该与下句“令名”词性相同,应为名词,应该为财物、礼物之意。不能释为动词“贿赂”。全句应该是一•个倒装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意思为“不担心没有财物,而担心没有好名声”,这样就不难判断正确答案为C项了。3对下列句屮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B其罪肖与童贯等。等:(童贯)等人。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D登辞疾不受。疾:急速解

7、析「信呵以作名词(如释为“信用")、动词(如释为“相信”),也可以用作副词(如释为“确实5飾A句中“难求,是谓语,而“信唯饰'滩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半,再结合语境就容易判断“信'堤“确实J“实在"之义。分析B句屮主语为“其罪二“与童贯喘状语,而"等”应该是句子的谓语。所以它是“一样"、“等同”之义,而非“等人”、“等等雹再看C句小的“樵,作取啲宾语,应该是名词,所以解释为“打柴”明显有误。同样的道理,D中的“疾”也是名词,应释为“疾病J“辞疾"即“称病”、“托病雹选A总之,在文言实词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这样我们

8、一定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