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孔子的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孔子的仁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今本《论语》中出现过110次,但仁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外延,历代注疏家和思想家颇有争议。因为孔子谈仁总是因时因地因人而谈仁,并没有像西方哲学家那样给其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仁究竟是什么,一直困扰着《论语》的读者。仁是孔夫子的一贯之道,是孔子处理人,事,物各个方面的价值准则,也是孔子终其一生所追寻的东西。《论语•里仁》篇记载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孔子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岀,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为什么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这样关键且重要的话,《论语
2、•里仁》篇并没有给出孔子讲这句话的背景,但经过宋代理学家,尤其朱熹的注解后,大家基本持这样一种观点,仁作为孔夫子的一贯之道,就是忠恕而已。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这样处理孔子的仁,仁就仅仅只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而已,显然这样的理解过于狭窄。况且〃忠恕而已矣"是曾子所说,是曾子对孔子一贯之道的理解,并不是孔子亲口所讲,孔子讲的是〃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注意"乎"这个带有语气的词,他能反映孔子讲这话时对曾子的态度。为了对孔子说这话时的内心情感态度做出合理猜测,有必要对曾子这个人进行细致了解。在《论
3、语・先进》篇孔子对曾子有其评价,"参也鲁〃z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z曾参是个鲁钝之徒。其次,孑L子也曾愤慨的说:〃莫我知也夫〃o那么一个鲁钝的学生怎能精确的把握孔子的一贯之道,显然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更为可能是在一种对曾参不满意的态度下讲出来,类似的情况如《论语.卫灵公》篇:〃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以一贯之子贡认为老师只不过是博闻强识而已,并没有一个核心的思想来统摄他的学问,显然曾参与子贡都对老师的思想有一定的误解,这才引致孔子对自己的学问做岀一番说明。孑L子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显然仁对孔子来讲才是最核心的思想,才是他的一贯之道。仁是一种完备的德行,孔子以此统摄诸德。要想对仁做出明确定义,似乎很难,但能说明仁包含哪些品德,哪些品德属于它。仁有爱的含义。《论语•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爰人’。如何去爱呢?"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客观上去〃爱人”,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先要帮助他人去实现目标。做到客观上爱人还不够完善,还要主观上去〃爱人",这就是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人。〃爱人",是一种调和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现实冲突的一种良性手段,在政治上具有斥责武力征伐的积
5、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爱人〃,不仅体现为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世方式,也还有关爱他人的意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孑L子退朝回家后,听说马厩失火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损失了多少马,而是有没有伤人。又《论语•宪问》篇: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7’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r管仲虽不忠于其主,但管仲却应用自己的智慧防止了大规模战争的发生,保护了绝大多数人的生命与财产,这是一种宽广的爱,所以,孑L子认为管仲是有仁德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要实现孔子的仁,需要讲求智慧的,并不是
6、一昧如后世儒家那样所倡导的愚忠。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如何在此时去做到仁呢?所以,孑L子经常把仁与智并举,如〃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显然仁者要有智慧,也就是爱人要讲究爱人的方式,即爱人也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这就说明了仁者不仅要学会如何爱人,也要发自内心的去关爱他人,亦要注重爱人的方式。与此同时,处于不同生存境遇的人"爱人"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就致使孔子对仁的回答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如〃子张问仁于孔子,孑L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
7、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的学生子张是一个热切关心政治的人,所以孔子的回答就是关于如何处理政治事务的。除此之外,孔子讲的爱,还涉及到动物,如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也表现出孔子对其它动物的一种温情IS的关爱,人类为了生存,不可避免的要以要其它动物为食物的来源,但尽量不要过度的去破坏动物的自我繁殖。仁是内心真诚情感的适度的流露。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花言巧语,表情热络的人,是无法去实现仁的,仁的实现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真诚情感所触发的,是自觉自愿的行为,所以孔子讲,"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每个人都具备实现仁的条件,关键
8、取决于你愿不愿意去做。但只有真诚情感的流露,是无法达到仁的,所以孔子又讲,"刚毅木讷近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