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64790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1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但随着年龄的变化,他们由原来的好动,精力不集中,变的比较稳定。所学内容也由律动、歌表演过渡到器乐学习,具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和视谱能力的训练,可以适当加强器乐的学习。再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学生歌曲的演唱水平,让学生爱唱歌,唱好歌。二、教材分析四年级音乐选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走进音乐世界》。这是一套以音乐学科为中心,并将多种相关的人文学科综合起来的完整构架体系的教材。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
2、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本册教材共有10课书,分别是第一课《我们的国歌》、第二课《秋天的联想》、第三课《学唱两首秋天的歌》、第四课《认识音的时值》、第五课《快乐的人们》、第六课《多彩的乡音(三)》、第七课《奇妙的动漫音乐》、第八课《名曲回放》、第九课《环球音乐探宝(二)》、第十课《我们将震撼你》。三、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2、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3、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5、陶冶情操,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6、在教学过程渗
3、透绿色学校环保教育。7、继续抓好四年级学生的课堂纪律,保证上课能正常进行。4四、教材重点、难点:进一步强化有关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等。五、主要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运用不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
4、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授课内容1―2第一课3―4第二课5―6第三课7―8第四课9―10第五课11―12第六课13―14第七课、第八课15―16第九课、第十课17―19检测4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年级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
5、觉的感觉。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习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十四个课,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强调了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人、音乐与动物的联系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国的,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本册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动手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三、教学目标(一)、唱歌部分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2、遵循每
6、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二)、欣赏部分: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四、教学重点、难点1、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2、进一步加强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
7、。3、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4、能参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创编活动。4五、教学设想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