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58667
大小:564.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4-14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诵读欣赏《论语八则》课件(新版)苏教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论语》八则2预习提示:1:搜集有关古人谈学习的成语,名言警句,上课时交流。2:找出“学而不厌”“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等成语的出处。3: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3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4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5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6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
2、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开创的私人学堂,弟子达三千人。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到他那里学习。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教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经验。注意“因材施教”,主张学习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孔子的思想,从汉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7<<论语>>简介《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
3、若干弟子言行的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文字都很简短,但是精炼质朴,含义很深。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8自由朗读并体会下列加粗字的含
4、义1、不亦说乎(同“悦”,愉快,高兴)2、人不知而不愠(yùn)(恼恨,怨恨)3、可以为师矣(凭借)4、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5、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6、诲女知之乎(同“汝”,你)7、不耻下(以……为羞耻)8、默而识之(记)9、必有我师焉(于之,在里面)10、不悱不发(口中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样子)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类推)9“子曰”是什么意思?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在这里指孔子。曰:(yuē)10理解体会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5、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按时通“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了解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但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yùnyuè第一则译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1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旧的(知识)领悟可以凭(这一点)做了2、14第二则译文子曰:“温故而知新,
6、可以为师矣。”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复旧课,领悟新知。15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疲倦wǎngdài16第三则译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17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导教诲通“汝”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是代词,这真知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固
7、定句式:“……也”译作“……是……”huìrǔ18第四则译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路,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1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以何,为什么叫做聪明以……为耻以是,因此5、20第五则译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
8、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勤奋好学,谦虚好问shì2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记厌倦,满足疲倦=于我有何哉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6、huìzhì22第六则译文子曰:“默而识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