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新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诵读欣赏教学内容《诵读欣赏》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古代诗词三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鉴赏诗词中的精妙之处。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鉴赏诗词中的精妙之处(哲理等)。教学准备多媒体素材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诗以言志”,在诗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诗人的情志就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唐朝,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一般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志向为主,到了宋朝,世人都崇尚
2、讲究理趣的诗歌,所以这种古已有之的传统就主要体现于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上了。今天就让我们来学几首千古传颂的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二、学习《次北固山下》(一)检查预习1.王湾,生卒年不详,唐朝诗人。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2.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
3、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如《次北固山下》:首联:(1)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 (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 (8)归雁洛阳边。(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2.听老师范读。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可提供舒缓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4.疏通诗意,提出不理解的字词。串讲: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
4、道路。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参考: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白帆高高悬挂。海上的太
5、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我的家信怎样寄回乡,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家乡吧。(三)交流互动1.作者在旅途中,看到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这叫什么手法?明确:景物有:客路、青山、行舟、绿水、潮水、江岸、白帆、海日、归雁情感:抒发淡淡的思乡思亲之情。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2.你最喜欢哪句诗(或哪个字)?为什么?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回答,教师及时肯定。逐句赏析:首联:对偶句,既工丽,又跳脱,写出长江中下游秀丽的早春景色,也写出旅途艰辛.颔联
6、:该句妙在何处?体会“阔”字的妙处。明确:运用对仗手法,以大景衬小景,画面精彩.(春潮涨平,江面十分开阔,这是眼中大景;一片白帆顺风而来,这是眼中小景。)“阔”用得好,“阔”是空阔,开阔之意。“阔”表现长江水势大,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也写出诗人的视野更加开阔。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名句,你眼前出现什么画面?这句经典在哪里?画面:残夜将尽,新的太阳从大海中升起来,时令虽然还在旧年,但江上的春意已经闯入了江南。赏析:(1
7、)对仗工整,形象生动。(2)这句既写景,又蕴含理趣.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3)拟人修辞。海日“生”,江春“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生”字形象极了;“入”字写出一种新生的不可阻挡的锐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尾联:抒发了什么情感?从哪些字眼看出?为什么看到“鸿雁”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明确:抒发思乡、思亲之情。“鸿雁”联想到成
8、语“鸿雁传书”,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思念。3.试背古诗。板书设计《次北固山下》体裁:五言律诗首联暗含旅途艰辛写景颔联大景衬小景颈联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抒情尾联思乡之情第二课时学习《赤壁》(一)复习回顾《次北固山下》检查预习简介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