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5276
大小:161.65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高职科研与技术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高职院校构建和科技创新团队培育,构建多功能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技术服务我国的高职院校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改制或升格而成,2008年以前,学院承担的委托项目较少,经费也不多,2009办学时间短,科研和技术服务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虽然大部年开始,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大幅度增加,主要是与企业共同分院校有独立设置的科技管理部门,但科技管理人员对科技管申报且企业为第一承担单位的纵向科研项目,说明学院科技创理的内涵还不是很明确,对科研定位、科技管理等方面还处于新
2、能力有所增强,校企合作进入较深度合作阶段,但委托项目探索阶段。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数量以及经费仍较为有限。不足,研究和探索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的对策,1.2科技服务情况统计分析是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实力和水平的重要课题。2006年以来,学院科技服务经费逐年增长,经费主要来1现状分析源于学院完成的“噪声控制与治理”科技项目在校办企业的转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00年化应用技术服务费,该项科研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包开始有科研工作记录,至2002年,全校承接市厅
3、级以上科研括电厂、煤矿风井、空压机房等噪声治理工程,范围涉及江苏项目仅2项,院级项目l0余项,技术服务是空白。2002年学省内的徐州、淮北、大屯等地。科技经费的另一主要来源是技校独立设置科技处后,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术培训,主要是为企事业单位进行非学历专业培训及资格培态势。训,这部分费用也在逐年递增,2009年达到了128.2万元。20081.1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情况统计分析年转让1项专利技术取得了l5万元的转让费,2009年取得l3万元的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发经费,实现了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从整体上看,学院
4、承接的项目数逐年增加,但承接的各零的突破。级、各部门项目很不平衡:承接教育厅项目占总项目的64%,承接建设部和建设厅项目占总承接项目的15.2%,居第二位,2问题和不足承接科技厅项目只占总比例的1%。在所有承接的项目中,市通过对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工作的分析可见,高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中科技开发、应用技术类项目占总承接项目职院校在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的57%,其他类占43%。学院自立项目中,科技开发、应用技以下几方面:术类项目占61%,其他类占43%,无论市厅级以上项目还是学2.1科研和技术
5、服务意识不强,动力不足院自立项目,虽然科技开发、应用技术类项目占多数,但层次较低,与强调高职院校应面向社会实际需要开展应用技术类课高职院校教师往往认为高职院校是非研究型大学,教学题研究,弱化基础研究的要求有所偏离,说明高职院校在应用最重要,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师只要技术类研究方面还很不足。教会学生实践技能操作即可,科研可有可无,不能充分认识科近年来,为体现“科研强校”的理念,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研工作对发展高职院校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部分教的科研激励政策和制度,对资助项目基本上是1:l配套,对
6、师为评职称而搞科研,一旦职称问题解决了,科研工作也就宣有立项无经费资助的指导项目学院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此告结束了。另外,目前高职院校师生比低、教学工作量大,使外,学院的科研工作还有一部分是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得教师疲于应付日常教学,无暇顾及科研,制约了教师参与科研和技术服务的积极性和持续性。通,保持与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2.2创新活动脱离实际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长期合作与联系,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缺乏与工程实际的接触,对本专业、本3.3面向地方,注重应用性研究
7、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甚了解,也不了解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高职院校的科研应把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引领行和需求。另外,教师平时对科技开发、应用技术类科研课题储业企业开发新技术、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作为科研工作备不足,等到课题申报时,才匆忙应付。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强调产学研一体化,2.3科技经费投入不足满足中小企业产品开发、工艺改进、市场调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需要。高职院校科技经费总体不足,专项科研经费缺乏,这是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3.4加强研究机构建设和科技
8、创新团队的培育家底薄,科研经费渠道也不畅通,这导致了高职院校的科研条应鼓励以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为核心,自由组建学件较差,从而影响了科研水平的提升。术科研团队,打破高职院校原有学科组织形式的限制,促进2.4科技创新团队少,缺乏高水平的领军人物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改善目前科研力量分散的状况。要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校内的人才合理组合,形成稳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