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变化-说课.doc

水分子的变化-说课.doc

ID:52816791

大小:3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水分子的变化-说课.doc_第1页
水分子的变化-说课.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水分子的变化-说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分子的变化》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来自简阳市实验中学的冯江。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水分子的变化》,我想从以下八个方面谈一谈这节课。一、教材分析《水分子的变化》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1、地位与作用水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之一,也是中学化学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以水的变化分析水分子的变化,有利于学生尽早建立起微粒观,以便更深入的认识身边的物质,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2、功能与价值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物质组成探究方法;为元素、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学习作一些铺垫。3、重点与难点重点:电解水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水的分解产物。难点:用分子、原子的观点

2、解释电解水反应过程,了解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变化,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二、深入学情1、知能储备学生在第一章接触到原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对水的稳定性、氢气的可燃性、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有一定的了解。2、学习方式学生喜欢从熟悉事物入手学习新的知识,对图片、实物感兴趣,喜欢自己动手实践,这一点便于实验探究的开展。3、认知方式学生对物质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生活,但缺乏对物质性质探究的方法和意识。三、 瞄准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水的组成;(2)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知道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变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3)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

3、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能对典型反应进行分类。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及推理能力;(2)通过电解水微观分析培养学生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氢气球的爆炸与氢气燃烧实验,在感受化学与社会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情感,建立安全意识。四、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按照活动元教学进行设计,在对教材顺序适当调整的基础上,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活动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五、教学方法教法: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科学探究教学法、对比分析等学法:小组合作等方式,将自主学习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六、教学环节1、复习旧知由于学生刚接触

4、化学学习及认知面窄,学生对微观粒子认识比较困难,会增加本节课学习水分子的变化的难度。于是设计了通过教材19页练习题对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间联系进行了复习。为后面通过球棍模型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作一些铺垫。第2页,共2页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大家都熟知氢气球遇明火爆炸实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学习氢气等可燃性气体验纯埋下伏笔。3、活动一,了解物理性质观察H2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性质,而这些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提出物理性质的概念。通过集气瓶放置时瓶口倒放现象,结合生活常识,引导学生讨论集气瓶瓶口倒放的原因,得出氢气密度的相对大小。学生在参与的过

5、程中熟悉观察、分析物质物理性质的常见方法。通过该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并尝试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4、活动二,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了解化学性质教师演示氢气燃烧实验,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会发现同样都是氢气,但在点燃时现象却不同,通过课件突出“纯净”,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中关注各种小细节的意识。为了安全,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对气体进行验纯。在氢气燃烧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引导学生从“干、冷”反面思考,得出这样选择的理由。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解题方法。由于氢气的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才表现出来的,有别于物理性质,从而

6、提出化学性质的概念。为了降低活动三的难度,在燃烧反应的文字和符号表达式下方,给出分子对应的球棍模型。5、活动三,初步进行微观分析学生大部分都玩过积木,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学生利用分子球棍模型,体会微观世界发生的变化。带着问题,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和构成分子的原子是否都发生了变化?如果有变化,又是怎样变化的?学生通过反应物、生成物模型的拆分与组合,讨论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从而将微观世界宏观化,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应过程,同时与活动四结合,分散教学难点。水蒸气的冷凝过程中分子没有变化,从而得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在分子层次上的区别。6、活动四,结合微观分析,探究电解水分

7、解产物结合人在触电时颤抖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水通电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问题的兴趣。在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完成对电解水的操作、现象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a、b两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学生通过分子球棍模型的分析,提出假设,可能是H2、O2。加深学生对微观反应的理解,便于学生通过分析分子个数比掌握水电解产生的H2、O2体积比,为后面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奠定基础。学生结合所给器材,经过讨论制定出检验两种气体的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