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

ID:5280034

大小:618.4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7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_第1页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_第2页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_第3页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_第4页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4年11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6期Journal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NOV.,2004V01.33No.6■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赵学勇,崔荣(兰州大学中文系,甘肃兰州730000)摘要:20世纪30年代文学格局中的三个主要文学流派都对都市有不同的文学想象。左翼对于都市的意识形态叙事,新感觉派对于都市的现代主义叙事,京派和老舍对于都市的文化叙事都是从不同层面呈现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驳杂景观,而其在致思途径、文

2、学视野、表达方式等方面反映出的特质则标志着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成熟。关键词:都市文学;左翼文学;新感觉派;京派;文学叙事中图分类号:120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04)06—004006收稿日期:2003—10—26作者简介:赵学勇(1953一),男,陕西乾县人,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在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既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进程本身。相应地,对这一历史进程的文学记录和文学自身的现代性探寻自然也就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中最宏大的叙事和最执著的追求。不论历史还是文学,现代都市的出现和繁荣都是不可忽视的。就历史而言,都市往往集中体现着现代

3、化的趋势和成果;而从文学的角度看,都市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一直“没有都会诗人”⋯1的状态,而且又带动了都市文学创作的繁盛,使人们更形象、更真切地目睹和感受到都市现代化进程的复杂面影。30年代的左翼文学、京派和海派都曾用不同的方式叙说和想象着中国的都市生活,表达他们特有的都市感觉和体验,以不同的文学状貌呈现出现代化进程中都市的不同侧面。1不可否认,都市文学的发达与都市的上崛起、都市文化的形成密不可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疾速发展,城市面貌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上海已和世界最先进的都市同步了”怛J,“在资本主义最尖端的大都会里,在中国就是上海”【3

4、。全新

5、的都市文化在兴起:好莱坞的电影拥有大批观众;《申报》、《大公报》介绍各国文坛动态、最新思潮流派,显示出面对世界40文学的开放姿态;以《良友》为代表的通俗杂志引领的是新的都市生活方式;各大出版社都在引进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知”。无论物质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上海都是现代的。其间的作家、批评家意识到“现代艺术的倾向都会性,正方兴未艾”【4J,要用“现代的情绪”和“现代的诗形”反映“现代生活”l5

6、。敏锐地感知这种变化,并以迥异于传统叙事模式的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的是新感觉派作家。他们全方位地、富于创造力地表达出一个感觉和印象中的现代都市。不断变换着的娱乐消费场所,无处不在的“妓女掮客,阴谋诡计

7、”【6_6,汽车、香烟、霓虹灯等杂然纷呈的都市意象和“红的街、绿的街”“张着蓝嘴”“又有了红嘴”【7j等突兀震撼的视觉感受真实地烘托出都市生活的骄奢淫逸和疯狂多变。《上海的狐步舞》一面渲染了舞厅里末日般的疯狂和洋房里无耻的淫乱,一面又上演着谋财害命的老戏和建筑工地上的惨剧,两者既形成尖锐的对比,凸显出这个城市“造在地狱上的天堂”的特征,各个故事又如不同的声部组成众声喧哗的交响乐,描绘出浓墨重彩的都市“浮世绘”。《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中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抒发的是都市人生和都市生存规则的难测和无常。同样,仅仅只是在黄昏的一小段时间里,《薄万方数据暮的舞女》里的素雯因为情人破产而从幸福的顶端

8、落到谷底,最终无奈地重操旧业。这样,新感觉派就不仅考察了都市的器物层面,而且深入到了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的某些独特的方面。像新感觉派那样将都市纳入艺术视野并使之成为创作主体独立的审美对象于此前的文学中还不多见。这首先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都市而不是市井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并且都市文学创作在中国文学中一直都不具规模也未形成传统,即使到清末明初的《海上繁华梦》、《海上花列传》、《歇浦潮》以及旁涉都市的谴责小说如《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也只是将都市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随后的“五四”小说着重于启蒙,而启蒙的对象又主要是农民,因此这一情况自然也就得不到根本性的改观。新感觉派则不然,他们是真

9、正站在现代物质层面上体验都市,以全新的价值观念打量都市。都市不仅是他们生活的居地,更是与其展开对话的场所,只有都市,才能引发他们诸多的感慨和思考。对于乡土中国的大多数子民而言,新感觉派观照都市的文化心态和文本透露出的审美取向、表达方式是前所未有的。茅盾曾指出,当时的“上海是‘发展’了,但发展的不是工业生产的上海,而是百货商店的跳舞场电影院咖啡馆娱乐消费的上海”【8』。新感觉派记录的正是这样一个光怪陆离、声色犬马的都市,他们恰恰是经由消费娱乐的场面表现都市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