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768321
大小:125.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0
《纳博科夫对存在的洞见及其态度_对_洛丽塔_的文本解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纳博科夫对存在的洞见及其态度———对《洛丽塔》的文本解读郭卫民(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河南焦作454002)摘要: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通过绝妙的游戏和睿智的话语方式,将人物灵魂深处盘旋着的痴念及其支配下所发生的着魔行为表现出来给读者以鉴赏,从而实现了对可见性人的存在、现实社会准则和主流伦理道德观念的挑战,同时,对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学理论、作家及作品也进行了戏拟与质疑。关键词:《洛丽塔》;隐性存在;戏拟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09)09-0150-03小说《洛丽塔》的作者弗拉基米尔
2、·纳博科夫(1899-1977)的文化呼唤。它表现为对浪漫、快乐、欢娱、征服等的寻觅,也生于俄国首都圣彼得堡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他自幼受到完是对诗性生存方式的寻觅,这是人类潜隐的存在方式。纳博整的教育,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多方面的优秀素养,尤其科夫在他的小说中把人隐性存在中的征服、盲动、失控、悖谬是培养了他卓越的诗性智慧和特殊的思维方式。等荒唐现象突出出来予以揭示,并直接作用于叙述方式。隐纳博科夫的思考方式是对生命独特的直觉体认和感悟,性存在是对诗性存在的渴求,然而,生命中的诗性渴求得以这与存在主义哲学对存在的体认颇为相通和一致。存在主义兑现的几率很小。因为人们生活在一个以契约为前提的社会特别
3、重视内省体验和直觉的作用,把人的意识和思维看作是里,即人作为社会人的存在,躯体里荡漾着的诗性浪漫和自人主观的内心直觉,认为内心体验和直觉决定着现象世界的由不羁的臆念,很难与自然力量抗衡或者与社会法则合辙相本质和意义。纳博科夫深邃的心灵时刻在直觉的指引下对存印。若要满足诗性存在的要求,就不得不冒险或欺骗社会的在进行着烛幽洞微,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受促使他在人目光与感觉,去窃取本该属于生命本体的浪漫,成为浪漫诗类精神的幽暗处发掘人性的丰厚矿藏,并从中获得一种生命性存在的偷窃者或者失败者。所以,《洛丽塔》中的亨伯特说,的感悟或者“审美的狂喜”。但纳博科夫的“审美狂喜”是发生“我所期待的销魂,除了痛
4、苦和恐惧便不会有其他结果。”征在“黑暗中的笑声”,它是贯穿纳博科夫小说的灵魂,其中包服、盲动、失控和悖谬等现象在纳博科夫小说世界中,并非属含着多重复杂意味。它是颠覆一切的笑谑,是作者以居高临于人精神品格缺失的缘故,而是人最深沉的存在。他发现了下的姿态,通过绝妙的游戏和睿智的话语方式,将人物灵魂人类有许多不能超越的缺憾,并常用“着魔”来表述这种缺深处盘旋着的痴念,及其在这种痴念支配下所发生的着魔、憾,即人常常臣服于某种惯性的力量。作者悲悯这种巨大的偏执行为表现出来给读者以鉴赏,从而实现了对可见性人的惯性,悲悯它给人自身带来的无处逃遁的沉重,但它却是人存在、现实社会准则和主流伦理道德观念的挑战,同
5、时,对西类自在的逻辑,事物自在的程序,生命的生态现象,是靠理性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学理论、作家及作品进行了戏拟与质力量无法矫正的人类自身的不幸,也是人类的宿命。疑。纳博科夫曾说过:“亨伯特这个角色是我创造出来的,他一、沉重的叹息一直有偏执的怪僻。事实上,我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有某种程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首先发现的是人的行为和人存度的偏执。”[1](p121)“着魔的猎人”是《洛丽塔》中一个富有寓意在的目的,不完全属于社会性或者由社会性来支配。人类的的称呼,它指代纳博科夫所塑造的这一类有痴念的人。这种自然属性,也就是生物机能,是更深层的文化符号和更深沉痴念人物不是天生的疯子,他们往往都是自己心灵
6、的囚徒,作者简介:郭卫民(1965—),男,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主任、副教授。·150·执著心灵中那打不开的心结,或为强烈的欲望所蒙蔽,或为过了许多相同的梦,两人对照日记,果然发现了不少奇异的自己臆造出来的幻觉所欺骗,因而失去理智,不惜代价不顾共鸣。后来他又在洛丽塔那里发现许多致命性的巧合,使他后果地狂热捕猎那些虚幻之梦的替代品,如“时间魔岛”中的不得不相信洛丽塔和从前的安娜贝尔都是他生命中某种命洛丽塔之于亨伯特,最终诉诸冒险或犯罪行为导致故事悲惨定的劫数,是冥冥之中造物主的精心安排。所以,当他最初看而荒诞的结局。这种故事模式与纳博科夫的艺术观有着直接见洛丽塔时就认定她就是“我那里维
7、埃拉的情人”,从她身旁的联系。纳博科夫认为,现实是非常主观的东西,因为所有的走过亨伯特空虚的灵魂就把她的鲜明艳丽的姿色全都吸收客观存在都是通过人们的主观意识感知到的。每个人的主观进去了,随后他就成了“着魔的猎人”。但他自己却不认为自生活不同,所感知到的世界就完全不一样。每个人的世界都己的行为荒唐而是理所应当,抱怨为何哪怕一丁点对于人们是封闭着的,所感知到的万事万物也都是其心灵的表象。真所规定的命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