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756274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0
《试论血尿红细胞质形态变化的机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血尿红细胞质形态变化的机制通辽市库伦旗妇幼保健所张雪梅一、肾小球基底膜的作用,口前认为:1、非肾性血尿:主要是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毛细血管破裂的出血,红细胞未经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因而形态正常。来自肾小管的红细胞虽也可受酸碱度及渗透压变化的作用,但因时间短暂,变化轻微,故呈均一性血尿。2、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学变化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受到挤压损伤,而在通过各段肾小管的过程屮,红细胞又受到不同的尿酸碱度和不断变化着的渗透压影响,加上介质的张力及各种代谢产物(脂肪酸、溶血卵
2、磷脂、胆酸等)的作用,造成红细胞大小形态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二、在识别尿红细胞形态时,还应注意:1、尿渗量、尿酸碱度对尿液红细胞的影响。酸性尿液中,红细胞体积变小。碱性尿液中,红细胞肿胀,容易溶解破裂,边缘不规则;低渗尿液中,红细胞体积变大,肿胀易破裂,由于血红蛋白溢出,红细胞成为大小不等的空影;高渗尿液中,由于尿液浓缩,红细胞呈皱缩,体积变小,似星形或桑棋状。二、临床意义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即为疾病征象,同时鉴别红细胞形态有助于判断血尿是非肾小球性还是肾小球性疾病。1、非肾小球性血尿见于:%1暂时性镜下血尿,如正常人,
3、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及重体力劳动后。女性患者还应注意是否有月经血污染尿液,应通过动态观察加以区别。%1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斥反应、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1其他疾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血友病、再障和白血病合并血小板减少、DIC、高血压、动脉硬化、高热、;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等。非肾性血尿的特点为尿红细胞增多,而蛋白质不增多或增多不
4、明显。2、肾小球性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源性血尿时,多伴尿蛋白增多明显,而红细胞增多不明显,还常伴有管型,如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