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743304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30
《浅析“家、校、社”合作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家、校、社”合作教育摘要:当代教育应该是“家校社”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屮,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分工不同的重要责任。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家庭影响孩子的终身;社会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环境。貝有将这三方面紧密结合,才能解决青少年发展中遇到诸多问题,更好的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102-01当代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有着不同的分工。
2、但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三甸不能相互密切配合,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本文就“家、校、社”三方的有效结合谈一点看法。一、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中的所起的作用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耍场所。青少年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止是他们身心健康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佳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学校教育计划具体、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更多优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教育的层次,家长的知识、品德、情趣、修养、举止
3、、言谈、仪态等会使孩子先入为主,对子女的思想品徳、行为习惯、学习质量产生一定的导向和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而且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单纯依靠学校来传授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了。各种校外机构在吸引青少年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无疑对学校教育起到了促进和补充的作用。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大部分家长的教育随意性很强,
4、缺乏科学性。尤其在相对偏远的山区,绝大部分家庭条件一般,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家长也整天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更不会研究孩子、观察思考周围社会环境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影响,所以他们不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懂教育规律,因而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关心的只是考试结朿后孩子的成绩,忽略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断的凸显而变得更严重。对孩子娇宠溺爱,只要分数高、名次好,对孩子百依百顺,即使孩子提出无理要求也一概遵办。这样就使孩子染上唯我独尊、口私口利、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等恶习,一旦私欲得不到满足,就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离家出
5、走,甚至有以死相逼的。总之,家庭教育中所呈现出的上述特点严重削弱了学校教育的作用。同时,社会教育呈现出无力的状态。首先,人们对社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对它的作用认识不清,认为孩子还小,不会与社会扯上关系。其次,有些社会实践活动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特点,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歪风邪气,如以权谋私、官僚主义、损公肥私筹等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冲淡了正确教育的作用,削弱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力量。再次,相应的社会机构少,活动内容以及方式还不能适应青少年的需要,在这些为数甚少的社会机构屮,大部分以营
6、利为耳的,更是与教育的正曲作用背道而驰。三、应对措施(一)教育要求一致。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教育,在方向上要保持一致,共同的教育要求使学生努力方向更明确,避免了不知所措和犹豫徘徊。三方而的教育都要按照教育冃地提出的要求,作为教育的统一目标和要求,当然在内容上、措施上可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家庭教育耍配合学校,家长要积极和老师沟通配合,不能各行其是;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起手来,创造必要的环境,使学生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感受到共同的期望和要求,冃标一致,使他们不会偏离方向。(
7、二)教育作用的互补性。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必须形成一股教育合力,结成教育网。除了统一要求外,还要充分发挥各口的作用,使其各有侧重,形成互补。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活、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舒畅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社会教育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探索精神,使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提供各种追求和选择的冃标,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学校则应该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
8、良好基础,还应根据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三)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在家庭、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