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

论《论语》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

ID:5273241

大小:306.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论《论语》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_第1页
论《论语》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_第2页
论《论语》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_第3页
论《论语》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论语》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52006论《论语》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吴小华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伦理学说的根本。《论语》阐述的“仁”,就是“爱”的演绎和诠释。这种爱包含三个大的层次,即家庭血缘关系的爱、社会人际关系的爱和宇宙物我之间的爱。以家庭血缘关系的爱为起点,推及社会人际之间。至整个宇宙自然。其共同的哲学基础是“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关键词:《论语》;仁爱;家庭

2、;社会;宇宙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06)05-0066-030nThreeLevelsofKind-heartednessThoughtinAnalectsofConfuciusWUXiao..hua(ChongqingInstituteofTechnology,Chongqing400050,China)Abstract:Kind-heartedness,theheartofConfucianism,isalsothebasisofChineseethics.Kind-heartedness,asisdisc

3、ussedinAnalectsofConfucius,isexactlytheinterpretationoflove,whichincludesthreelevels,thatis,thelovebetweenfamilymembers,thelovebetweensocialpersonsandthelovebetweentheuniverseandtheindividuals.Basedonthecommonphilosophyofthegoldenmean,thiskindoflovestartsfromthefamilymembersandth

4、enspreadstothesocietyandthewholeuniverse.Keywords:AnalectsofConfucius;kind-heartedness;family;society;theuniverse孑L子把“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自己思想学说的总纲。“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伦理学说的根本。整部《论语》中,论及“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5次。解读《论语》中的“仁”对于阐释儒家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论语》中的“仁”内涵丰富,孔子自己的解释常因人因事而不同。历代的有关训解也是众说纷纭。《孟子·公孙

5、丑上》反复申明:“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朱子语类》(卷六)认为:“仁是根,恻隐是萌芽。”孟子和朱熹都看重“仁”的道德涵义。谭嗣同在《仁学》中认为“仁即通”,目的是借以寻求古今之通和中西之通。笔者认为:“仁”是“爱”的演绎和诠释,《论语》倡导“仁者爱人”,进而推人及物,由爱人到爱物。因此,“仁”是一种发自家庭,延及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自然、宇宙的普遍的爱。“仁”体现的这种由里及外、由小及大的爱是适合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道德准绳。1以家庭为出发点。体现血缘关系的爱“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

6、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爱,是带有血缘关系的亲情。亲爱父母为“孝”.亲爱兄弟为“悌”。人生而有家,成长在家,对父母、兄弟自然有爱、有情。“孝”“悌”是符合人的天性的爱,是人之常情的爱,是人性的最初的表现。而这种人之常情的爱,就是“仁之本”。《论语》论述的仁爱,其最初体现就是孝道。孑L子收稿日期:2006-03-14作者简介:吴小华(1977一),女,四川德阳人,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重庆工学院(重庆400050)人文社会科学院教师。万方数据昊小华:论《论语》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67认为“孝”的产生,以自然的血缘情感为基础。《论语

7、·子路篇》:“叶公语孔子日: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孔子日:吾党之直者异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偷羊这种行为是不符合道德的,但父子互相揭发。又违反了父子本来的天然情感,不合乎人性。孔子不提倡这种互相揭发的“直”.其他外人可以这样“直”。而父子间则要“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是以自然情感为基础的真性情。孔子认为“孝”就来源于父子之间的这种自然情感。“孝”是家庭内部的爱.是双向互动的.首先体现在父对子的养和教。对子女养而不教无异于饲养家畜,是有罪过的。中国古人称父教子为庭训,即源于孔子在庭院里教训他的儿子孑L鲤。事载《论语·季氏篇》

8、:孔子斥责孔鲤要“学诗”“学礼”,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