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制与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98-2006

环境管制与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98-2006

ID:5271249

大小:421.4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12-07

环境管制与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98-2006_第1页
环境管制与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98-2006_第2页
环境管制与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98-2006_第3页
环境管制与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98-2006_第4页
环境管制与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98-2006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管制与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98-200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投稿领域: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环境管制与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98-2006王兵吴延瑞内容提要:本文运用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方法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1998—2006年包含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份。首先,估计了对COD和SO2的排放没有管制,COD和SO2排放水平保持不变、地区生产总值(GRP)增加,COD和SO2排放水平减少、GRP不变,COD和SO2排放水平减少、GRP增加四个不同假设下的生产率指数及其成份。其次,对影响环境管制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

2、了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的结论有:在平均意义上,环境管制提高了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源泉;30个省份中,有14个省份至少移动生产可能性边界1次;FDI、技术无效率水平、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对环境管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影响。关键词: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方向性距离函数;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数据包络分析JELclassification:C61,D24,O47中图分类号:F8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没有任何人否认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

3、80年前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保持了一代人时间的高增长,经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修正的数据,1979年至200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从2003年起,我国经济已连续五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0%、10.1%、10.4%、11.1%和11.4%。除了富有钻石的南非小国博茨瓦纳(Botswana)之外,这样的增长在世界经济中是史无前例的(WorldBank,1996)。中国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增长,近年来成为经济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观点并不统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全要素生产率(To

4、talFactorProductivity,TFP)的增长视为可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经济学者一直对中国的TFP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TFP的增长在中国GDP的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WangandYao,2003)。胡鞍钢(2004)认为,中国今后经济增长的关键,主要是提高TFP。但是,环境问题将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增长(WorldBank,2001)。环境污染的损失估计大约每年540亿美元,接近中国GDP的8%(WorldBank,1997)。《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2004》显示,200

5、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3.5%。在2008年世界环境绩效指数(EPI,EnvironmentalPerformanceIndex)的排名中,中国得到了65.1分,在所有1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05位,在亚太地区参评的23个国家和地区中位于第17名,环境情况不容乐观。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从而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所以,中国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管制的权衡。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

6、要引擎,生产率增长使得整个世界的生活水平在二十世纪有了迅速的提高。所以,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关注环境管制对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affeetal.,一王兵,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规制与增长研究中心,邮政编码:510632,电子邮箱:twangb@jnu.edu.cn;吴延瑞,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商学院,邮政编码:6009,电子邮箱:ywu@biz.uwa.edu.au。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经济绩效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08JC790047)的阶段性成果;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70873051)和(70703015)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JL018)和(07AJL009)的资助。11995)。然而,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如Tornqvist指数和Fischer指数,仅仅考虑市场性的“好”产出(GoodOutput)的生产,并没有考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坏”产出(BadOutput),如CO2的排放①。这主要是由于研究者无法得到“坏”产出的价格信息。环境管制将本来可以用于生产的投入配置到污染治理活动中(Fareetal.,2001)。当生产单位面临环境管制的时候,由于治理污

8、染投入的成本包含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投入中,而传统的测度方法仅仅用“好”产出的增长率减去所有投入的贡献,“坏”产出的下降并没有被考虑,从而得到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结论(Repettoetal.1997)。因此,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使得生产率增长的测算出现了偏差。对于“好”产出和“坏”产出的不平衡处理扭曲了对经济绩效和社会福利水平变化的评价,从而会误导政策建议(Hai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