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63992
大小:55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2-07
《_使令句_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变化_曹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言科学2011年11月ISSN1671-9484CN32-1687/G第10卷第6期(总第55期)602-617“使令句”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变化*曹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029提要“使令句”是上古汉语分析型致使的表现形式,“使”、“令”从使役性动词发展为致使标记是汉语语法史上的重要变化。文章运用了NP1[±目的性],VP[±自主],NP2[±有生]、[±定指],NP1-NP2[±尊卑关系]以及整个构式表达[±未然]这六个语义特征分析了这一变化过程,以及“使令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语义
2、特征分析可以展现词汇特征与句法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历时层面,则体现为特征变化与相应的句法限制。关键词使令句致使语义特征语法化中图分类号H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84(2011)06-0602-161引言“使”字句和“令”字句是上古汉语两种平行的分析型致使〔1〕的表现形式,“使令句”从上古到中古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使”、“令”从致使动词发展为致使标记。李佐丰(2003)从形式上对《左传》中的“使”字句作了描写。徐丹(2003)分析了“使”字句的语法化,并运用了NP1的一个语义特征[±自主性]。Xu(20
3、06:112-138)对古汉语中的致使结构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并比较了“使令句”的区别。本文将以《国语》、《左传》、《论语》、《孟子》、《战国策》、《史记》、《论衡》、《世说新语》和《齐民要术》〔2〕中的“使令句”为对象,李佐丰(2003)和徐丹(2003)的研究,以“使令句”的句法语义描写为基础,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考察从上古到中古分析型致使句———“使”字句和“令”字句的发展。“使令句”中的“使”和“令”在表达“使令”和“让使”乃至“致使”意义时,语义上有虚实程度的不同,所[收稿日期]2010年10月15日[定稿日期]
4、2011年4月27日*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语义地图与致使构式”成果(项目编号为10CYY03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级科研课题研究成果(项目号为09QD34)。感谢导师陈保亚先生,以及王洪君、李佐丰、邵永海、宋绍年、胡敕瑞、张頳、张美兰、孙朝奋等先生的指正。感谢《语言科学》编辑部和匿名审稿专家对论文修改提出的宝贵指导建议,尚存问题均归笔者。〔1〕科姆里(1989:209)按照宏观致使情景的表达形式和微观结果情景的表达形式之间的联系(如causetodie和die,kill和die)划分出了致使结构的三种类型:分
5、析性致使(analyticcausatives),形态型致使(morphologicalcausa-tives)和词汇型致使(lexicalcausatives)。分析型致使的典型情形是表达使因的概念和表达结果各自有独立的谓语形式。如:IcausedJohntogo.〔2〕本文语料的选取采用了以点代面的方法,用不同时期的专书作为代表,尽量选择口语性强的专书。其中上古汉语时期选择了《国语》、《左传》、《论语》、《孟子》、《战国策》、《史记》作为代表,中古汉语时期以《论衡》、《世说新语》和《齐民要术》为代表。602曹晋“使
6、令句”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变化以本文从语义上把“使令句”分为表达使令义和表达让使义的“使”字句和“令”字句。2上古汉语时期的“使令句”2.1上古汉语时期表使令义“使”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上古汉语时期使令义“使”字句的句法形式为:NP1+使+(NP2)+VP。〔3〕例如:(1)鲁襄公使叔孙穆子来聘。(《国语·晋语》)(2)是故乡长退而修德进贤,桓公亲见之,遂使役官。(《国语·齐语》)(3)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国语·齐语》)其中,例(3)中省略的成分可以是第三人称代词“之”,也可以是表达不确指的名词“
7、人”。本文统计了上古汉语使令义“使”字句中NP2的隐现情况,见表1。“使”后面省略NP合计的NP2定指无定指人之定指次数37925168221《国语》百分比16.7%4%1.1%2.2%76%100%次数10317752562849《左传》百分比12%21%0.5%0.3%66.2%100%次数21723244《孟子》百分比4.5%2%16%4.5%73%100%次数136685157249《战国策》百分比5.22%2.4%27%2.38%63%100%次数9932273-9831372《史记》百分比7%2%19%-7
8、2%100%表1上古汉语中使令义“使”字句中NP2隐现情况根据笔者的考察,上古汉语专书中,NP2的隐现规律〔4〕可总结如下:1)如果NP2是指称性的名词(referentialexpressions),那么NP必须出现。例如:(4)悼公使张老为卿,辞曰:“臣不如魏绛。夫绛之智能治大官,其仁可以利公室不忘,其勇不疚于刑,其学不废其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