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地理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doc

优化地理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doc

ID:52604237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9

优化地理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doc_第1页
优化地理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doc_第2页
优化地理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doc_第3页
优化地理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优化地理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化地理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5)12-0113-01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因素,想象是创造的契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应鼓励学生预见想象、超前思维,即通过对既有的地理环境推理想象未知的地理环境。例如,学生

2、对地外文明都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静的宇宙环境和自身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生物生存基本条件,去推测和寻找地球以外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加强求异思维训练求异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思维定向,另辟蹊径,大胆假设,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它是创造发明的动力。因此,教师不应满足于学生惟命是从、人云亦云的思维态度,而应有意识地安排创新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材中的内容主耍讲的是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内容很好。我在讲课的时候,除了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外,

3、还添加了书本中没有提到的国家让学生进行比较:美国和口本农业现代化水平都很高,但依据各自的条件、国情,农业发展各有侧重。前者因国土广大,劳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侧重于高度机械化方面,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大中型机器上普遍采用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等;而后者人多地少,地形复朵,重视生物技术、水利化和小型农机具的使用,粮食的单产很高。经过这样的分析,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分析鉴别的能力。求异思维就是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去思考与之类似、相关的问题的一种方式,它的连续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思维的灵活性。三、加强

4、逆向思维训练逆向思维是创造发明的一种有效方法,面对需要创新的问题,当从正面难以突破时,如果能反过来思考,或颠倒过来考虑,也可能获得与众不同的新想法、新发明。魏格纳根据大西洋西岸、非洲西部的海岸线和南美东部海岸线正如彼此吻合现象,打破“海陆固定论”这一思维定势,运用逆向思维提出了“大陆漂移说”。逆向思维突破了习惯思维的框架,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带有创造性,常使人茅塞顿开。因此,地理课中教师有必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例如,假如地球公转方向与现在相反,那么,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将是什么样子的?假如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90度夹角,地球表面

5、又将是什么样子的?靠死记硬背是很难作出止确判断的,因此教师如果能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超乎常规、进行假象性推测的例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或练习,既可丰富学牛的想象,加深学牛对正血事物的理解,又可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四、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方式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探究的思维活动,通过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让学生坚信自己的探究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设置刃盾情境,把学生引入“矛盾”氛围,引起学生认识上的争论。而正是这种心理要求,才能促

6、使学生努力思考问题。例如,东经170。与西经15°相比哪个在东面?甲说:“东经170°在东面,西经15°在西面,因东经170°是东经,西经15°是西经。”乙说:“东经170°在西面,因为在所跨经度180。范围内,西经15°相对于170。而言,在地球自转的前进方向上,所以西经15。在东面这样,通过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不同思考,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思维的求异性,展示学生的创新本能。五、开展第二课堂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充足的营养。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教学中,但又不能仅局限于课堂。第二课堂形式是多样的,如地理墙报、地理模型制作、气

7、象观测、环保漫画、环保小论文等,这些课外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增长见识,丰富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增长。编辑:王金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