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细菌性阴道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探讨及临床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细菌性阴道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探讨及临床应用细菌性阴道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探讨及临床应用[摘耍]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法检测对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价值与临床应用。方法收集门诊患者380例,分别用Amsel法和唾液酸酶法检测阴道分泌物。结果以传统的Amsel法为诊断金标准,唾液酸酶活性测定的灵敏度为95.0%,特异性为40.8%,阳性预测值为82.2%,阴性预测值为74.1%。Amsel法阳性率为74.2%,唾液酸酶法阳性率为85.8%,x2=15.921,PV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唾液酸酶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高且操作简
2、便,对BV诊断有价值。[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唾液酸酶;Amsel四项法;诊断[中图分类号]R711.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1-251-01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在细菌学上表现为生殖道正常菌群(产H202乳酸杆菌)数量减少,而由多种致病性厌氧菌感染(主要是阴道加德纳菌GV)引起的无明显黏膜炎症的一种疾病。该病可造成不孕症、宫外孕、早产、盆腔炎、阴道炎、泌尿系感染等[1]。因此对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的准确
3、性对临床治疗尤为重要。2010年6-2011年5月我们采用唾液酸酶法对门诊380例患者进行检测,并与传统Amsel四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所有病例均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6-2011年5月就诊的患者,共380例,年龄22-64岁,平均36.8岁。样本由妇产科医生用统一规格棉拭子两支采集患者阴道侧壁的分泌物,立即送检验科。1.2检测方法1.2.1传统Amsel四步标准法①白带增多,变稀如奶状,有腥臭。②分泌物PH值>4.5。③线索细胞阳性。④胺试验阳性。符合4项中3项即可诊断为
4、BV阳性。先观察其性状,后用生理盐水涂片镜检;用广谱PH试剂检测PH并记录结果;再滴加10%K0H镜检找线索细胞;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找线索细胞,查到线索细胞为阳性,否则为阴性。1.2.2唾液酸酶法试剂及方法试剂采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牛:产的BV快速诊断试剂盒。方法:将患者阴道分泌物棉拭子插入测试管溶液中,置于37°C温浴lOmin,滴加显色剂2滴,旋转3-4圈混匀,3min内观察显色结果。显示蓝色或绿色表示唾液酸酶活性增高,试验阳性。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5、,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2结果380例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Amsel四项法阳性282例,阴性98例;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达74.2%。唾液酸酶法阳性326例,阴性54例,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达85.8%,X2=15.921,P<0.01,有显著差异。以传统的Amsel法为诊断金标准,唾液酸酶活性测定的灵敏度为95.0%,特异性为40.8%,阳性预测值为82.2%,阴性预测值为74.1%O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表1唾液酸酶法与Amsel四项法检测结果比较3讨论BV是妇科常见病,国内报道中在健康
6、的妇女中BV的患病率为18.9%,而在妇科门诊中有异常分泌物的患者为43.3%o的特征是阴道牛:态环境的改变,阴道菌群紊乱,正常、健康的阴道乳酸杆菌优势被高浓度的阴道加徳纳杆菌、各种厌氧菌及人型支原体所取代,并占主导地位。使正常的菌群发生变化,因此BV及涂片查找线索细胞,对提高妇女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传统Amsel法具有全面性,准确性,但由于是4种指标的联合诊断,操作较为繁琐,受外界因索干扰较大,如涂片是否合格、染色的酸碱性、检验者的责任心及技术等,难以适应临床快速准确的要求o唾液酸酶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稳
7、定可靠易于判读及特异性强等特点,与传统的金标准相比,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均较高[2]。唾液酸酶法已成为检测的常用方法,本试验即根据酶反应原理检测380例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唾液酶活性,以Amsel法为诊断金标准,唾液酸酶活性测定的灵敏度为95.0%,特异性为40.8%,阳性预测值为82.2%,阴性预测值为74.1%。唾液酸酶法诊断快速、简便,实验结果相对可靠,对凹诊断有价值,值得临床推广。细菌性阴道病严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BV的检测和涂片查线索细胞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主要依据[3]。它为临床医纶
8、提供了可靠、准确的实验数据,作为检验T作者应该提高检验技术,使用高质量试剂盒及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准确度、精密度好的实验方法,提高检出的阳性率,防止漏检,减少假阳性、假阴性例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参考文献[1]王则宇,杨红云,王艳晓等•细菌性阴道病实验室检测现状和存在问题[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3):18.[2]MyziukL,Romanowsk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