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检修工艺:电力机车机械走行部检修

电力机车检修工艺:电力机车机械走行部检修

ID:5258286

大小:12.99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7-12-07

电力机车检修工艺:电力机车机械走行部检修_第1页
电力机车检修工艺:电力机车机械走行部检修_第2页
电力机车检修工艺:电力机车机械走行部检修_第3页
电力机车检修工艺:电力机车机械走行部检修_第4页
电力机车检修工艺:电力机车机械走行部检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机车检修工艺:电力机车机械走行部检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力机车机械走行部检修第一节 转向架的检修1.1概述 转向架是电力机车的走行部分,它对机车动力学性能,安全性能起着决定的作用。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由两节机车组成,每节机车有2台完全相同的转向架,转向架主要由附属装置、轮对电机组装、构架、一系悬挂装置(轴箱悬挂装置)、二系弹簧支承装置(车体悬挂装置),牵引装置、电机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手制动装置和砂箱装置等十大部件组成。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转向架外形见图20-1。 图20-1SS4改型电力机车转向架外形图1--砂箱装配2--一系悬挂装置3--整体起吊联结装置4--轮对电机总装5--构架组装6--限位装置7--车体悬挂装置8--电机悬

2、挂装置9--基础制动装置10--手制动装置11--速度传感器12--轮轨润滑装置13--牵引装置1.1.1转向架的解体、清扫1)机车入库前应在指定地点放净砂箱中残余砂子;机车引入抬车地点后,卸掉牵引座压盖,用小撬棍或楔铁拆出牵引杆方销,使构架牵引杆与车体牵引座脱开;拆除牵引电机电缆线、接地线、速度及防空转传感器电缆、横向减振器及摩擦减振器车体端接头、风油管接头等机械电气连接点;一系圆簧均放置专用卡子。2)确认抬车前准备工作无误后,由专人指挥起吊车体(用架车机或天车),车体略升后,应停车检查各圆簧专用卡子是否可靠,不良时应调整;起吊车体应平稳,防止出现偏斜,架空;待车体完全抬起后,

3、逐个缓慢引出转向架至指定地点,打好止轮器,放净齿轮箱、抱轴承的润滑油于储油桶内;在垂向油压减振器连接螺母、电机吊杆螺母、牵引拐臂销等部位预喷螺栓松动剂,在电机下方预置电机托架。3)分别拆除各减振器、砂管支架、砂管、电机安全托铁,在天车配合下拆去电机吊杆下方的螺母,拆开构架与轮对间的轴箱拉杆,接地线,手动退回制动闸瓦;用专用吊具将构架轻缓吊出,运至专用支座上;将一系圆簧成组拆下。1.1.2组装1)组装前应清除工作场地所有报废的零部件,核查清点应探伤部件数量,确认构架牵引装置、基础制动器、各类减振器、轮缘润滑装置、轮对总成等专修部件均应已修竣验交,并检查组装专用设备、吊具的状态应处于

4、良好。2)将构架牵引装置按相关工艺组装于构架上。3)吊装基础制动器,连接风管路,组装手制动杠杆;检查制动器、闸瓦方向应正确,制动器安装座面与座应密贴,手制动杠杆与制动器调节手轮之间在自由状态下应有间隙,不良时应调整或换新。4)用专用翻转机具(或天车)翻转构架后,组装二系橡胶堆、电机吊杆等。5)接通压缩空气检查转向架上基础制动器及风管路状态。观察各制动器应制动及缓解灵活,不许有卡滞;用肥皂水检查各处风管接头,对泄露部位进行处理;检查闸瓦扦及穿销应齐全,防缓件完好;手动完全退回闸瓦。6)检查组装完毕的电机轮对的摆位,其轴距应为2900mm,且车轴线垂直于钢轨,止轮器安放可靠。将圆簧组

5、装吊装于轴箱圆簧下座上,用专用吊具将构架吊至对应的轴位上方,专人指挥天车使吊杆与电机后支座孔,圆簧上盖定位销与上座销孔对正后,轻缓落下构架,下落过程注意及时调整部件,防止部件与构架相碰撞;整个吊装过程注意呼唤应答配合,做好设备、人身安全防护。7)吊起电机后端,组装下橡胶垫、压盖及螺母。组装轴箱拉杆、垂向油压减振器、摩擦油压减振器构架端、水平油压减振器构架端、电机安全托铁、接地线。组装轮轨润滑装置、排石器、扫石器、砂管等并进行初调。检查轴箱拉杆方轴与座的组装间隙不小于2mm,承力面应密贴;调整摩擦减振器中心距为640mm。8)对转向架进行整体检查,各部件应到位,不许有偏斜、卡碰,螺

6、栓螺母紧固,防缓件齐全,接通压缩空气检测轮轨润滑装置,撒砂器工作性能,处理不良部件。9)对部件铭牌、油位窥视玻璃、注油堵,开放的管接头等进行防护后,在指定地点对转向架整体喷涂灰色瓷漆,构架铭牌喷涂红色瓷漆;喷涂后防护部位应擦拭干净。1.1.3转向架组装1)组装转向架时的要求同一轮对两轮滚动圆直径之差不大于1mm,同一机车8个轮对彼此直径之差不大于2mm。2)轴箱拉杆方轴与轴箱体及构架拉杆座相联接时,在1:10斜面相配合部分用0.1mm塞尺检查不允许贯通,槽底部应有3~8mm间隙。3)必须选配每组轴箱弹簧,使内、中、外3个弹簧分别在工作负荷下各压缩高之差不大于3mm。4)为了保证轴

7、重符合标准,应测定每组弹簧在工作负荷下的高度值,用加垫方法进行配平,一般整台机车高度之差不大于2mm。5)测定二系车体支承每个橡胶堆在工作负荷下的高度值,用加垫方法进行配平,一般整台机车高度之差不大于1mm。20.1.4落车后调整:1)构架侧梁上平面至轨面高度为1180±10mm,同一侧前后之差不大于5mm,同一端左右之差不大于5mm。2)构架上平面达到要求后,调节闸瓦调整螺栓,使闸瓦与车轮踏面间隙均匀,并转动制动器的手轮,使闸瓦与车轮踏面间隙为5~8mm。3)为了使手制动竖拉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