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ppt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ppt

ID:52523400

大小:378.5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20-04-09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ppt_第1页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ppt_第2页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ppt_第3页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ppt_第4页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写作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都是提供一则可多则材料,有文字材料,有图画材料,也有的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兼而有之,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命题角度不同先说材料作文,其命题者往往在题目中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学生在感知和把握这些材料的基础之上,选取一个最佳角度,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进行论述。这种要求虽比单纯命题作文的束缚要小一些,但一些运作上的条条框框还依然束缚着学生的手脚。比如文体一般写成议论文,中心论点一定要从最佳角度提炼出来,行文一定要

2、紧扣材料,写作一定要联系现实生活等,这样的写作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作文的前提和引子,是命题者所提供和写作前的指导,是引发学生思考的由头。写作过程中可以引用材料,也可以对材料只字不提。由此可见,话题作文无论是在表达上,还是在选材、立意、体裁等方面,都比材料作文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和自由度大。下面是两道作文题:A.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并根据要求作文:“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

3、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眉骨/……”要求: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展开议论,写一篇文章。本题道出了鸟儿们互相揭短的事情。其寓意是要全面地辨证地、正确地对待他人和自己,不要以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考生以此寓意确定中心论点展开议论,才符合此材料作文的要求,否则就会偏题。材料作文一般要求立足材料本身,并从最佳角度提炼主题,确定写作的中心,然后再联系实际,写成议论性的文章。B.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歌德说,我一生只是辛苦工作,我的年表就是最好的说明;康德说,人一

4、生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就会有奇异的色彩;一个普通人说,我们注定终生吃苦,我们注定活的不轻松,但我们应该活的精彩。”看了以上材料,你对“精彩”或许有新的认识,请以“精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定你的经历、体验、感受,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此题是一道供材料的话题作文,考生只有围绕“精彩”这一话题写作就行了,不必拘泥于材料本身,且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这无疑给考生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而话题作文对文体的要求不十分

5、严格,一般要求考生按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一般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处理思路不同要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对话题作文要能求新求异,张扬个性。这是处理话题材料的基本思路,也是考生应有的思维品质。有了这种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维品质,才能在话题作文的立意、构思、形式、语言等方面写出新意,才不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而材料作文则要求考生反复推敲材料的深层含义,提炼出议论的中心论点,材料成了写作的出发点的归宿,写作的始终要紧紧围绕材料、引用材料,处理材料的思维方式完全是一种

6、求同意识,否则就有偏题之嫌。例如有这样一道供材料的话题作文: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一天,清扫庭院,偶见一棵树苗依石而长,生机盎然。“若搬开那块石头,它一定会长得更好吧!”这样想着,我便用力将压在树根上的石头搬走了。隔了几天,再到后院,竟发现那棵树苗倒在地上夭折了。材料二美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一只被取出压力基因的小白鼠放入一个仿真空间,由于它没有压力基因,在攀越一座13米高的假山时漫不经心,跌落山下,摔死了。而另一只没被取出压力基因的小灰鼠小心翼翼地行走、觅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材料

7、三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户踢了一个洞,邻居索赔12.5美元。男孩哪里有钱赔,于是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钱可以先借给你,一年后归还。”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将12.5美元如数还给了父亲。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根。的确,植物也好、动物也罢,没有了压力,就没有了生存的动力和希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我们按供料作文的思路去处理,那就要反

8、复推敲材料,并从三则材料中提炼出共性的含义,其大意是“植物没有特殊的生长条件提供的压力就不能生存;动物离开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就会被淘汰;人同样也需要压力,没有了压力就会没有生活的动力和希望。”依此类材料的深层含义来确定写作的中心论点,然后对材料进行评析,最后联系实际阐明中心论点。否则就会观点不集中,偏题,或者肤浅。写话题作文就不是如此,只要考生接触了话题材料,能明确所写的内容只要与话题“压力”有关即可,可以涉及关于压力的人和事,写成记叙文;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