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13730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8
《谈中职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中职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摘要: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技能养成、职业索养、人文索养方面存在短板问题,影响到职学生的整体、全面、健康的发展,离党提出的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的目标差Z甚远。本文就如何培养职业屮生人文素养的方法、途径加以阐述。关键词:中职教育职业索养人文索养在职业学校,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成为某一方面的技术熟练工,或者是现代企业生产线的一个代工机器人,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全面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承文明、接续历史的伟大使命。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2、是一种人的内在詁质,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它对人的全面健康、积极向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教师本人的人文索养和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要想给学生作出表率,教师必须在这方面有深度。在与学生平时的学习交往屮,才能处处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处处感受到一个人的内心的热情,处处让学生得到激励。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从学生对老师的佩服、仰慕之情中,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调动了积
3、极主动性,形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积极评价的良性循环。可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尤为重要。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高中生止处在人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所以,首先要解决好课堂中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问题,比如语文、历史、徳育、就业指导课,等等。其实除了文科的课程以外,在常人的思维里理工类的课程很难加入人文精神的教育,其实不然,每门功课、每个学科都有很多了不起的故事、了不起的人物和了不起的思想,比如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构筑富有人文特色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除了构筑人文课堂之外,还必须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
4、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人文学术环境和文化艺术氛I韦I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发动每一名教师,让每一堂课,每一处校园风景,都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进行悄无声息的、口然而然的、水到渠成式的内在自然型的人文精神教育。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家庭社区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合力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三、注重学生实践,讣其感受人文的价值和魅力。一切事物都要经过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得到吸收利、用再创造。人文素养也是,首
5、先让其感受,让其得到触动,然后具有内因,才有了自我改变冲动和动力。比如可以让学生坚持练字,练习书法,硬笔毛笔等,开始时可能有很多同学不太愿意练,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这样开始就可以带学生观看书法大家写的宁,给他们讲解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作品,甚至可以带他们去博•物馆看看真迹。可以让他们从进校的第一天起,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在每个学期末都进行评比,把写得好的在墙报上粘贴。鼓励每一个有进步的同学。也可以在班会课上朗诵名家名作,以及在手工课上,做些剪纸,制作皮影戏道具,等等。总之,重视一切形式的艺术实践,积极培养学生对人文方面的感知,并亲身体会,得到激励和鼓舞,进一步形成
6、内在的驱动力,形成自我欣赏、自我评价、口我完善的良性循环。四、重视在班级管理屮培养学牛•人文素养的熏陶。在班级刚组建之初,积极营造温馨、平和、友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使学生一开始就乐于融入班集体。班级的建设体现在班级的布置和班级的舆论导向上。当学生第一天走进班级时,应该有种归属感、温暖感。可以通过布置教室,写上“欢迎你的到来,成为我们中的一员”。也可以制作一个照片墙,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贴上一张照片。照片下方,写上自己希望毕业时所达成的愿望。有荣誉墙,上面贴满班集体的荣誉奖状。还有班级英雄榜,上面写满了,班上平时的大事小事、好事善事。积极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人性方面的亮点,并加以弘
7、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期中期末的学期总结中,不以分数论座次、排名,而是以每位学生在本学期当中的综合测评作全面评价。在综合测评当中,分数只占最后结果的百分之五十,剩下的则是包括平时学生在学校的德育、比赛、考勤、积极表现等方面的分数,综合测评分更加全面合理地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方面的特性,使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只看重学科分数,而轻视德育、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努力有了更加科学的考量机制。形成了培养机制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总是老师唱独角戏,不再是无源之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