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本质的研究综述.doc

有关教育本质的研究综述.doc

ID:52505366

大小:7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8

有关教育本质的研究综述.doc_第1页
有关教育本质的研究综述.doc_第2页
有关教育本质的研究综述.doc_第3页
有关教育本质的研究综述.doc_第4页
有关教育本质的研究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教育本质的研究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关教育本质的研究综述【摘要】近年來,学术界产生了众多教育本质说,在教育本质的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育的质与本质混为一谈、対教育本质客观描述与价值取向区分不清、简单化与复杂化并存、缺乏立体感、研究方法的局限等。此外,研究者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教育本质研究路径:研究内容上从“教育是什么”转向“教育应是什么”、研究视角从单一转向多维、思维方式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再到复杂关系思维。【关键词】教育本质研究问题研究路径教育本质研究长期以來引起中外教育界的密切关注和讨论,有关教育本质的学说层出不穷,学者们对既往研究进行认真反思。CNKI数据库中,涉及文献共913条,根据相关性程度选择30篇,以期

2、通过参阅这些文献,了解教育木质研究现状、问题及研究角度和路径。一、有关教育本质的争论新中国建立以來有关教育本质的学说层出不穷,1978年,《教育研究》发表了于光远《重视培养人的研究》,率先对把教育纳入上层建筑提出质疑。赵旭东(2000)以《教育研究》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卷》为资料来源,收集了13种教育本质论,主要有:(1)以邓鹰扬为代表的“上层建筑说”;(2)以于光远为代表的“生产力说”;(3)以李继Z为代表的“双重属性说”;(4)以初思为代表的“多重属性说”;(5)以邹光威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活动说”;(6)以沙毓英为代表的“特殊范畴说(7)以孙喜亭为代表“社会化说”;(8)以许邦官

3、为代表的“个性化说”;(9)以张铁明等为代表的“产业说”;(10)以卫兴发为代表的“非产业说”;(11)以樊安群为代表的“相对说”;(12)以禹志兰为代表的“再生产说”;(13)以魏立言为代表的“影响说”等。[1]郑金洲(1996)在《上海高教研究》屮也对教育本质进行了总结:(1)“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之辩;(2)“双重属性说”与“多从属性说”之辩;(3)“社会实践说”与“特殊范畴术说”之辩等。[2]此外,还有文献将教育本质说进行概括归纳。李国庆将教育本质论归为三类:(1)归属说或外部属性说。该类观点主要包括教育本质的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等。其特点是从教育外部

4、联系入手,探讨教育的功能属性,揭示本质,它有一定合理性。(2)内部属性说。主要包括教育本质的特殊范畴说、社会化说等。其特点是从教育内部联系入手,探讨和揭示教育内部联系,这是人类对教育本质问题进一步深入认识的结果。(3)脑力劳动说。这是新观点,认为要探讨教育本质应寻找新的切入点。并指出教育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脑力劳动”。该类观点强调了教育的生产性,特别是教育生产知识、技术的属性,反映了知识经济社会教育的内在要求,但教育仅限于此是不够的。[3]李润洲通过对教育本质研究分阶段阐述,将教育本质有关理论分为: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一1976年),教育本质的“一”,即“上层建筑说”一种声音;第二阶

5、段(1977年一1988年),教育本质的“多”,即“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等纷争;第三阶段(1989年至今),对教育本质“多”的反思与新说的阐发。其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先在地相信教育有固定木质;二是对“木质”、“教育本质”的存在产生怀疑。[4]二、教育本质研究中的问题(一)教育的质与教育本质混为一谈属性、质和本质在哲学上是三个层次的概念,不可相互替用。[5]“质”是“指事物在性质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规定性”。事物的质既是统一体,又具有不同方而。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的内在孑盾构成。因而,“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事物的质取决于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

6、盾。木质比质更深刻。另外,“本质性联系”并非“本质属性”。本质性联系是外部的,即本体论;本质属性属于内部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由此可知,教育本质的特征是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索之间的特殊矛盾,规定肴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特征,决定教育不断发展的趋向。但是,不少学者却用教育的属性去取代教育的本质,由此带来了教育本质的不确定性,也有的研究者将教育的质与教育的本质混淆起来,认为教育本质就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二)对教育本质客观描述与价值取向区分不清教育本质客观描述是指“教育是什么”,教育本质价值取向则指“教育应是什么”。[5]对于教育本质研究要探索“教育是什么”,儿无异议,但说教育本质还要研究“教育

7、应是什么”,情况不同了。这是因为,“教育应是什么”是主观规范的,本质是客观的。但是,教育本质其实要冋答“人们现在称之为教育的那个东西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什么”。然而,“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和明确,主要原因有二:“教育”概念是复杂的多义词;文化背景差异下的“教育”不尽相同。因此,在关于“教育本质”的事实判断中就含有“应当”成分。在教育本质研究中,“教育是什么”是在揭示教育本质,而“教育应是什么”则在揭示“好教育”的本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