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71438
大小:8.7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7
《智慧课堂平板【演绎智慧的数学课堂】.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智慧课堂平板【演绎智慧的数学课堂】 时至今日,传统的教材观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一些教师把教材奉为权威的圣经,将教学设计变成教材的复制品,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演变为机械呈现数学课本的流程。 “什么是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一种文本,教材提供的只是素材,只是问题,只是情境,因此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立足教材、尊重教材,树立整合资源的设计思想,在读懂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着力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填补教材的空白,将教材的精华内涵和教师的个人底蕴进行有效融合,才能真正设计出蕴含智慧、散发趣味、折射思想的数学课,下面以“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学为例试谈之。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
2、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因为任何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能够从平面图形中清楚地分辨出三角形了,三角形的特性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学,学生既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还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及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知识面,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边问的关系几个部分。 一、归纳综合,建立三角形的概念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特殊到一般的,从个别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
3、归纳推理所谓完全归纳推理就是考察了某一类事物的全部的个体对象而概括出一般结论,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常常是不可能将某类事物所有的对象都一一考察完后再作出结论的,于是,在更多的情况下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了角形的概念的建立就是一个不完全推理的过程。 教学三角形的定义时,首先可让学生独立画出一个j角形,观察自己所画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并试着标出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接着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起找出本小组大家所画的这些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三角形的共同点;然后各小组一一汇报,你们组内的==角形有什么特征?这样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学生就能明白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4、和三个顶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尝试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并与课本上的定义对照,着重理解“围成”之后再出示一组含正例、反例的图形让学生辨析,学生就能正确地建立三角形的概念了。 接着教学三角形的底和高,因为学生通过四年级七册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技能,老师可让学生利用自己刚才画出的三角形,人人动手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撕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索,一些老师误以为就是要让学生多尝试,于是屡屡出现对于三角形的底和高这样约定俗成的名称也让学生尝试取名的现象,对于这种没有探索价值的知识完全可以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为
5、了方便今后的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很有必要在这儿提示学生:这条高垂直于这条底边,我们通常称这组底和高是相对应的,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一组相对应的底和高,然后请学生思考、操作:“你还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其他相对应的底和高吗?”鼓励学生发现并总结出一个三角形有三组相对应的底和高,但值得注意的是,钝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上的高在三角形外,学生比较难理解,在小学阶段不作要求,点到为止即可,最后还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找找三角形房顶、斜拉索桥等生活实例中的底边和高,沟通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二、对照比较,反思三角形的稳定性 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教材上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描述是采
6、用维修凳子的方法出现的所以课堂上老师为了让我们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颇费心思地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条吱吱呀呀的破凳子,先当众摇晃凳子让我们看个仔细,接着老师扯出一根木条,挥舞锤子乒乒乓乓一顿锤打,使木条与凳面及凳脚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尔后再让几位同学实际坐上去扭动身子说说现在的感觉,凳子为什么结实了?不摇晃了?是因为加钉木条之后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从而得出三角形很牢同,具有稳定性的结论。 当时我们私底里一直在嘀咕:既然三角形很牢固,木匠师傅干嘛不一开始就将凳子做成三角形的凳脚呢?那样不就可以终身免除维修,几多省事!既然三角形很牢固,门窗、床铺、桌面干嘛不通通设计成三角形的?百思不得其解,但又不敢问
7、老师。 人教版课标教材在编写时仍然沿袭了这一方式,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自行车、篮球架、电线杆上包含的三角形,联系生活思考:“上面各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亲自做一个“拉一拉”的实验,用手拉扯三角形的木架,学生发现拉不动,从而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苏教版课标教材同样安排了一个小实验:用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去拉,看看三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