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65499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7
《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的误区与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的误区与对策【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呼唤充满活力的数学课。为此目前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有些教师往往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创设情境,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列举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四种误区并阐述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创设有效情境误区对策“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
2、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近几年来,许多教师纷纷把目光投向多彩的生活,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创设了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数学情境中探究知识。但是,我们也经常遗憾地看到,有些问题情境流于形式,思考性不强,可探索的空间不大;有些情境为了迁就学生的兴趣而浪费了教学的时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有些情境只有热闹的形式而没有深层次的体验和数学思考……现结
3、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浅谈创设有效情境中常见的四种误区与对策。一、“喧宾夺主”——情境缺乏典型性【案例】“倒数的认识”这一课的导入采用了“回文诗”的形式师:老师想效法古人,来个以诗会友。你们行吗?师:老师先来说一句“春眠不觉晓”。生:齐说“处处闻啼鸟”。师:真厉害。再来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生:齐“一行白鹭上青天”。师:你们不要得意,老师可要出难题了:“客上天然居”。生:没有反应。师:不行了吧。看答案,“居然天上客”。师:怎么样?再来“僧游云隐寺”。生:有些开始答“寺隐云游僧”。师:人中柳如是。生:是如柳中人。……师:你们真聪明,
4、那么像这种有趣的现象数学中有没有呢?【思考】案例中的情境确实对小学生起到了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学生也感觉富有情趣,我们甚至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味道。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回文诗”与“倒数”真的有本质的相通之处吗?进一步而言,倒数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数乘积为1”,而分子与分母互相调换只不过是求一个数倒数的具体方法的描述;“回文诗”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们着实难以找到满意的答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一些具有“生活味”、“情趣味”的情境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案例中教师表现出教者对情境的趣味性过于关注,不可避免地带有“去”数学
5、的行为倾向。显然,情境创设中教师过于追求情境的趣味性是不可取的。同时,“情境创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创设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而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对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教学情境要有典型性,能够以一当十;对情境的包装也要适可而止,切不可喧宾夺主。情境创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落脚点”,要直逼学习内容的“数学内核”。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探究的进行,使思维处在一种“爬坡”的状态。这是因为,人要形成新的认识,即知识能够进入人的
6、头脑中被理解和成为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首先是要能引起人原有认识的失衡(通俗地说,就是“好奇”、“生惑”),然后才会有自我调节并生成新的认知结构(即进行思考、探究然后形成新理解)的过程。情境要促进主动建构,其内在含义就是引发认识的不平衡并帮助生成新的认识。所以,教师应贴近学生思维实际启发学生提出富有关键性的、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问题情境所隐含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去探究、去解决。二、“隔靴搔痒”——情境缺乏探索性【案例】圆的周长。教师用课件在屏幕上演示:直径为1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师:从刚才的
7、演示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生1: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了3分米多一些。生2:圆的直径为1分米,圆的周长为3分米多一些。生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再来看直径为2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你会发现什么?(课件演示)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看直径为3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你会发现什么?(课件演示)师:谁能根据刚才的演示,说说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思考】该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三次用圆板滚动的动态的情境,使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一结论。然而他们没有猜想,没有验证,他们只是作为教师预
8、设教案的忠实的观众、听众,他们只能从属于教师的活动而不能实现自主的学习和发展。这样的教学,又怎能激发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没有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他们又怎能相信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如果在一开始,让学生先猜测圆的周长与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