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pdf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pdf

ID:52440753

大小:275.5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7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pdf_第1页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pdf_第2页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pdf_第3页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pdf_第4页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科学2000年第23卷第6期703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陈少华郑雪(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510631)摘要运用故事情境的临床访谈方法,本研究考察了4、6、8岁儿童在不同侵犯程度道德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对行业者的道德情绪判断经由积极向消极发展,其归因模式为“个人定向—外部惩罚定向—道德定向”;(2)幼儿在道德情境中的观点采择能力受制于其发展水平,4岁儿童在冲突性情境中尚难以区分故事中的行为者与自己作为行为者在情绪体验上的差异;(3)在幼儿道德发展过程中“

2、,快乐的损人者”预期是一种比较普遍性的现象,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一现象逐渐减弱;(4)道德情境的侵犯程度并不影响儿童的判断和归因。关键词:道德情境道德判断情绪判断归因模式1问题的提出道德心理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本世纪20年代,皮亚杰主不运用对偶故事法开创了该领域的实证法研究。如果说早期的道德研究主要集中于道德认知方面的话,那么后期的研究者们则从多维的角度探讨了儿童道德心理发展规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70年代末80[1]年代初兴起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研究。研究者企图探索在不同的道德情境中,一个

3、人对他人的情绪体验,并对使他人产生情绪体验的情境作出原因性解释和推断,即对道德情绪判断作出归因。按照情绪机能主义者理论的观点“,情绪被概化为一种重要的内部监导系统,旨在评价客观事[2]物和激发人们的行为”。一个违反道德准则的人在他被禁止的行为获得成功时会体验到愉快,同时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又会感到羞愧和内疚,或者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感到害怕、恐惧。因此,研究者们认为,从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更能有效揭示儿童道德发展的内部心理机制。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研究始于“快乐的损人者”现象。这一现象表明,

4、年幼儿童对成功的犯过者的情绪体验是高兴而不是难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情绪判断中逐渐将道德因素考虑在内,并作出消极的情绪判断,因此这一现象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弱。尽管不同研究所获得的判断及[3]归因模式不同,但是“快乐的损人者”现象在儿童道德情绪发展中仍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很早就具备了某些复杂的道德知识,他们能够区分道德准则与社会习俗的[4]违规。而为什么幼儿的认知性道德知识并没有导致相应的情绪性产生呢(如期望犯过者感到难过而不是高兴)?对于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究竟该作如何

5、解释?leon[5]曾经指出“,年幼儿童有能力理解和组合刺激中的多维信息,这是一个基本假设”。柯尔柏格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儿童不会将自律性因素整合到道德判断中去,他们的道德判断以享乐主义和内在[6]的特性如服从权威与害怕惩罚为基础。这是否说明“快乐的损人者”模式并不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情况?基于上面的分析,本研究假设: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是一个“高兴—害怕—难过”的三级判断,其归因模式为“个人定向—惩罚珲向—道德定向”。通过综合考察儿童对意图的理解及其对道德的[7]认知,首先,年幼儿童认为犯过者将为其成功的行为结果

6、感到高兴,其情绪归因为结果依存。其次,在作出难过、内疚等消极的情绪判断前有一个过渡期,儿童认为犯过者会为其行为结果而感到担心或害怕。柯尔柏格的道德认知理论表明,年幼儿童道德发展遵循服从惩罚与权威定向的规律,6岁左右的儿童在道德情绪判断中既受行为结果影响又要考虑行为者的意图,在意图与道德冲突704心理科学第23卷中儿童选择了折中的方法。最后,年长儿童在判断与归因中全面考虑道德因素,因而对犯过者会作出难过、内疚等消极的情绪判断,在归因中以道德定向为主。2研究方法211被试实验被试分别为4、6、8岁儿童各20名,各组平

7、均年龄为4岁3个月、6岁5个月和8岁6个月,男女比例各半,从广州市两种普通幼儿园和小学随机抽取。212实验材料本实验采用与儿童实际生活密切相联的故事情境,用临床访谈的方法进行。实验[8]材料为Nunner2Winkler设置的小故事。为了使幼儿正确理解故事内容,我们给每个故事都配上三张相应的图片(15×10cm)说明,用图画的形式描述出故事的全过程。同时,按道德侵犯的程度将故事情境人灵三类:①说谎情境,②偷拿情境,③身体伤害情境。现选择说谎情境举例如下:红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一家冰淇淋商店,她很想买一些冰淇淋吃

8、,但是口袋里又没有钱,红红决定回家拿钱来买。在回去的路上正巧碰到好朋友兰兰。兰兰也正想买冰淇淋吃,于是就问红红“:你知道哪里有冰淇淋卖吗””红红知道今天那个商店里剩下的冰淇淋不多了,她很怕兰兰买完了自己非常喜欢吃的巧克力冰淇淋。想到这里,红红用手指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对兰兰说“:卖冰淇淋的在那边。”最后,红红从家里拿了钱,买了很多巧克力冰淇淋。213实验程序主试向儿童讲述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