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疗效探讨.doc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疗效探讨.doc

ID:52424083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7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疗效探讨.doc_第1页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疗效探讨.doc_第2页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疗效探讨.doc_第3页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疗效探讨.doc_第4页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疗效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疗效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疗效探讨【摘耍】日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尿激酶在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中的疗效。方法将48复杂性例肺炎旁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组和小剂量尿激酶对照组,大剂量治疗组26例,小剂量列照组22例。大剂量治疗组首次胸腔抽液后注入含25万u尿激酚的生理盐水20mL,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小剂量对照组给予含尿激酶10月u的生理盐水20mLo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在规则抗感染的治疗下,人剂量治疗组平均胸液引流量(1840+100)mL>平均住院时

2、间为(20.4+2)d,大剂量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小剂量对照组平均胸液引流量(1420+90)mL,平均住院时间为(27.2+2)d,总有效率63.6%,比较两组平均胸液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差界。结论胸腔引流示腔内应用人剂量尿激酶25万u,能显著增加胸水引流量,减少住院时间,疗效满意,且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关键词】不同剂量;尿激酶;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6(b)-002

3、9-02该研究选择2008年2月-2014年5月该院48例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剂量的尿激酶在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整群选择2008年2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48例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大剂量治疗组:26例,男15例,女11;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0~22d天,平均病程16d;②小剂量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17〜30d,平均病程20do两组患者临床情

4、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两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1.2选例标准根据畏冷、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急等临床表现,结合胸CT及超声检查提示肺炎表现并伴胸腔积液,积液有条索分隔或包裹等影像学表现,血常规屮白细胞升高或屮性粒细胞升高、CRP增快、胸水检杏示pH500u/I八葡萄糖<2.24mmol/L,革兰氏染色阳性或细菌培养阳性等实验室资料,考虑为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病入有下列情况不宜使用尿激酶治疗。①血液系统疾病者如: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②有出、凝血功能异常或治疗过程中

5、出现出、凝血时间异常,血小板计数明显小于5万者;③对尿激酶过敏者。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予以抗感染治疗及支持对症筹治疗。①人剂量治疗组患者胸腔穿刺前行B超定位,确定穿刺部位并测量胸水量。根据B超定位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局麻,中心静脉穿刺针穿刺冋抽有液胸水,置人中心静脉导管人胸腔并接引流袋,大量胸腔积液者首次胸水引流量不超过800mLo首次引流后从屮心静脉导管向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5万u+生理盐水20mLo关闭胸腔引流管4h。并嘱患者进行体位翻转,有利于尿激酶充分接触纤维分隔及条索状物。4h后开

6、放胸腔引流管,充分引流胸水。计量胸水引流量,并复杏胸腔B超检杏,如胸水量仍较多,再次注入尿激酚25万u,直至B超检查提示胸水吸收消失或不易抽出为止。②小剂量对照组患者治疗基本同上,不同是引流胸水后注入含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20mLo两组患者均于治疗期间监测出、凝血时I'可及血小板情况,治疗结朿时复杏胸部CT及胸腔B超。1.4疗效评价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胸水完全吸收、肺完全复张,血常规、胸部CT影像学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消失,胸水基本吸收,肺大部分复张,血常规基本正常,胸部CT影像显示胸膜增厚或局部粘连。无效:

7、临床症状缓解、胸水未吸收或临床症反而恶化、胸水未吸收、血常规中口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仍增高,胸部CT影像或13超声检查可见包裹性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增厚。1.5统计方法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进行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土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界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效果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组抽液总量(1840+100)iiiL;小剂量尿激酶对照组抽液总量(1420+9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X0.05。大剂量治疗组住院天

8、数(20.4±2.0)d;小剂量对照组住院天数(27・2±2・0)d,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大剂量治疗组26例病人中有20例完全好转(76.9%),4例部分好转有效(15.4%),2例无效(7.7%),总有效率92.3%;总有效率对照组22例病人屮11例完全好转(50.0%),3例部分好转有效(13.6%),8例无效(36.4%),总有效率6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