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15433
大小:465.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4-05
《一-新生适应发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调适第一专题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适应新环境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事物。这种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这种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但他又没有作“完人”、“超人”等超载其自身能力的念头。所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目标,但目标不要太完美,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正视客观现实,有一定程序弹性的道德准则。心理健康并不是心理平衡。心理健康并非平衡与适应状态,而是处于两极的中间位置。通常人们把适应理解成对周围环境的顺从,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但这并不
2、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心理健康不是说没有遭受挫折,没有冲突,没有痛苦,而是能够有效地进行调整,并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适应能力衡量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能力强的人通常具有成熟的个性。对变动的环境(还包括工作、人际关系)的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2.耐受力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承受力或抵抗力。3.控制力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4.意识水平一般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5.社交能力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有赖于社会交往的发展。6.康复力在蒙受精神打击和刺激后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三、学校心理教
3、育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1、教育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平等尊重原则4、面向全体学生原则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6、学生主体性原则7、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8、坚持性原则9、适应个别差异原则四、学校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如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课)2、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3、开设心理教育活动课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教育5、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6、个别心理咨询7、团体咨询五、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趋势1、心理教育普遍化2、心理教育人员专业化3、心理教育信息化4、生涯发展咨询主流适应新环境母亲打着“飞的”送馄饨亚纲(化名
4、)是青岛一所大学的大一新生,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亚纲的母亲李女士出现在校园里,怀里还抱着一个保温瓶。她接到亚纲的电话,亚纲在电话里哭着说想家,想吃妈妈亲手包的馄饨。“听到孩子的哭声,我很揪心。”头一天晚上她包好了馄饨,早晨煮好了,赶乘头班飞机,从福州飞到青岛。中午11时30分抵达青岛后,李女士又乘坐出租车赶到学校,将热乎乎的馄饨递到儿子的手上……人的一辈子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胎儿失去了襁褓,才会学会站立和走路;青少年丧失了父母的呵护,才能成为具有独立能力的人......,如果我们一辈子都惧怕丧失,都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那么我们也终将失去发展的机会
5、。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今天由于丧失所带来的痛苦和不适应,换来的正是明天的飞跃。懂得适应的蚌当沙子进入蚌的内壳时,蚌觉得不舒服,但是又无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只顾抱怨,却又无济于事,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受;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相处。于是蚌开始把自己的精力和营养分出来一部分把沙子包起来。当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时,蚌就觉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异物了,沙子裹上蚌的成分越多,蚌越把它当做自己的一部分,越能心平气和地和沙子相处了。适应“异己”的结果是:蚌孕育了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什么是适应?所谓适应,是指有机体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
6、而与环境发生调和作用的过程,它是一种动态的、交互的、有弹性的历程。当个人需求与环境发生作用时,若不能如愿以偿,通常会造成两种情形,其一为形成悲观消极心理,其二为从失败中学习适应方法。成功的适应才能增进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失败的适应就会造成心理不健康和不良人格。怎样才算良好适应?就主体来说,个体的需求已获得满足,紧张情绪也已消除,其由需求—行动—目标的过程是顺利的。就社会来说,个体需求的满足方法是社会所认可的。“不适应”或“不良适应”是指缺乏上述二者或其中之一,缺乏前者为“个人不适应”,缺乏后者为“社会不适应”。人类对其所属环境,都有适应行为,其适应行
7、为只有良与不良之别,没有能与不能之别。效率焦虑什么是内在压力?生理压力:如个体生理需求不能满足或不得发泄,以及生理病变等造成的压力。心理压力:指个体心理需求不能满足或不得发泄,以及来自自卑感的压力、需求对立矛盾的压力,如尊严、爱、成就、亲和、支配等需求愈强,内在压力就愈大。大学生排在前位的应激生活事件学不到有用的东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业压力大社会实践机会少家庭经济条件不佳过级考试(英语、计算机)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社会不正之风太多大学生如何适应新环境大学生与中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也不同,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正在发展中,职业方向和社会角色不够确定;而大学生的职
8、业方向基本确定,社会地位有了较大提高,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标准要比中学生高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