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拱立柱式地铁车站抗震试验数值对比研究

三拱立柱式地铁车站抗震试验数值对比研究

ID:5237117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06

三拱立柱式地铁车站抗震试验数值对比研究_第1页
三拱立柱式地铁车站抗震试验数值对比研究_第2页
三拱立柱式地铁车站抗震试验数值对比研究_第3页
三拱立柱式地铁车站抗震试验数值对比研究_第4页
三拱立柱式地铁车站抗震试验数值对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拱立柱式地铁车站抗震试验数值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拱立柱式地铁车站抗震试验数值对比研究  摘要:根据可液化场地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特性振动台的试验结果,以FLAC3D软件为平台,采用摩尔库伦本构模型模拟可液化地基,并通过降低砂土的剪切模量和摩擦角的方法近似模拟砂土液化,采用弹性本构模型模拟车站混凝土结构,采用库伦剪切模型模拟地基与车站结构接触面,建立了可液化地基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各种实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比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采用的方法可较好的模拟可液化地基土-地下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关键词:可液化场地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振动台试

2、验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9与地上结构相比,地下结构的震害资料较少,所以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地下空间的大量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震害也逐渐增多。特别是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中,神户市地下铁路、停车场、隧道、商业街等大量地下工程受到了严重破坏,尤其是部分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破坏最为严重[1]。由此,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研究引起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铁建设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以往,地铁车站结构大多采用框架结构形式。由于车站因线路要求或其他原因需要顶板的覆土厚度不断加大,以及盾构法区间隧道的大规模采用,拱形结

3、构的地铁车站的优越性逐渐显现[2]。与此相矛盾的是拱形地铁车站的抗震研究成果非常少,这给其将来的应用造成了相当大的障碍。南京工业大学的陈国兴及其团队针对这一矛盾开展了可液化场各种结构形式的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特性振动台试验[3],其中深入探索了可液化场地条件下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灾变机理,取得了不少实验成果。如何利用他们的实验研究成果,建立可以进行工程计算的计算模型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工程意义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将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于可液化场地条件下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数值模拟,并与他们的实验结果进行,以验证选取模型的准确

4、性。2可液化场地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2.1实验概况9振动台试验所用的地基土模型土箱和动态信号采集系统详见文献[3-4];根据Bukingham定理设计相似比,模型结构选取长度、弹性模量、加速度为基本物理量;模型地基选取剪切波速、密度、加速度为基本物理量。考虑到模型土箱边界效应的影响及系列试验中框架模型的结构尺寸,确定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模型结构几何尺寸的相似比为1:20,弹性模量、模型地基剪切波速、加速度的相似比依次为1:4、1:2和1:1。为考虑模型结构与原型结构的惯性力匹配问题,采用不完全配重法、集中质量配重,在模型结构表面粘贴铅块,共配重23

5、6kg,占完全配重的40.6%;模型结构断面图见图1。振动台试验的输入地震动为:5.12汶川大地震的近场地震动什邡波、远场地震动松潘波及中远场地震动Taft波,振动台试验输入地震动的特性详见文献[5-6]。2.2传感器布设试验设置的观测面位于平行于激振方向,位于模型地基中间位置。模型的地基土加速度、结构加速度、结构位移、结构应变、地基土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都在该观测面上进行。试验设置的主观测面位于平行于激振方向,位于模型地基中间位置。模型的地基土加速度、结构加速度、结构位移、地基土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都在主观测面上进行。结构应变分为主观测面和辅助观测面。主观测面上的加速度计、激光位

6、移计和孔隙水压力计、应变片的布置见图2。9图1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断面图图2主观测面传感器布置3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及模型建立约定3.1计算范围的确定与网格划分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分析。建立与实验模型等长(击振方向)、等高的数值模型,可以使数值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的数据更具可比性[7]。由于试验中车站结构中庭拱顶外缘与砂土和粘土地基的交界面相切,在切线附近的网格划分面临计算收敛和计算效率上的双重挑战。在计算中,将模型中的粘土用砂土替换,不但可以避免以上的麻烦,而且只能产生微小的误差[8]。为了准确模拟地震动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动力反应,模型结构的网格尺寸为0.03m。从结构

7、到模型边缘网格尺寸逐渐增大,模型边缘处网格为0.1m。沿厚度方向网格尺寸为0.1m,共10层网格。模型网格如图。图3结构网格划分3.2模型建立的核心问题9模型建立主要有三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1、合理的模拟实验的剪切性模型土箱;2、荷载的合理输入;3、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对于问题1,采用自由边界场模拟自由剪切的边界,底部采用竖向约束模拟剪切箱底部。根据经验,本实验中的地基为砂土的柔性地基,采用这样的组合边界条件是合适的[8]-[9]。对于问题2,试验中每一工况之间的地震波输入的时间间隔为40分钟,时间过长,数值模拟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