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pdf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pdf

ID:52347170

大小:459.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上传者:U-14520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pdf_第1页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pdf_第2页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pdf_第3页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pdf_第4页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20l4年第18si。。。dTe孟};。mRh2014N。.18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4.18.018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翟运开,谢锡飞,李娜(1.郑州大学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1;2.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从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角度研究高校科技资源配置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关系,建立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运用统计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据此,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可以推动内部和外部资源配置的良性循环,优化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建议将高校、外部环境与内部创新平台联系在一起整合成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中心,加强高校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关键词:科技资源配置;协同创新;结构方程;高等学校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695I2014)18—0091—05ResearchofAllocationModel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S&TResourcesBasedonCollaborativeInnovationZHAIYunkai。,XIEXifei,LINa(1.ResearchCenterofEmergingIndustriesDevelopment,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2.SchoolofManagementEngineering,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Abstract:Basedontheliteraturesearch,thisarticleresearche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allocation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S&Tresourcesandothermainbodiesofinnovation.thenbuildsSEMofinfluencefactorsoftheallocation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S&TresourcesandhasaSEMfittingthroughstatisticaldata.Accordingtothis,thecollaborativein-novationmodeldominatedbycollegesanduniversitiesiSthebest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allocationmodelforChina§actualconditions.Itdriyesthepositivecycleoftheallocationofinternalresourcesandexternalresourcesinordertoopti.mizetheallocationefficiencyofscienceandtechnology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euniversitv—ledeollaborativeinno.rationcenterintegratedbycollegesanduniversities,externalenvironmentandinternalinnovationplatformwillbegoodtoimprovetheeffectivealloc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resourcesincollegesanduniversifies.Keywords:S&Tresourcesallocation;collaborativeinnovation;SEM;collegesanduniversities的科技资源配置效果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在以高1研究背景校、企业、研究机构、政府与国际社会等为科技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源配置主体所组成的协同创新体系里,高校的作用措已经载入我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以及高校与其他几者之间的关系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划纲要(2006-2020)》,创新已成为我国今后经济而在科技资源配置的方式和途径也就是科技资源配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重要的战略需求和评价指标,协置的模式存在多样性的情况下,从协同创新这一视同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主要形式,对建设创新型国角来研究高校科技资源配置问题不仅对实现科技资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促进国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通过教学和科研促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实现全面创新和协同创新都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积极促进高校,特别协同合作研发使得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地区发展是研究型大学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对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在我国,高校拥有的我国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稳定机制具有积极科技资源仍然存在着封闭、分散、利用率低下等问意义[。题,这不仅是高校自身因素造成的,与高校协同作用的企业、政府以及科研机构等各配置主体对高校收稿日期:2013—11—18,修回日期:2014—05—23 92翟运开等: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力]。一方面,高校没有积极参与到协同创新中,2概念界定与问题引入而不能够提高其科技成果的市场适用性与应用价值;科技资源配置是指在一定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研发团队的技术协同创新绩效制及其运行机制下使科技资源产生正向效果和效率不高和技术转移不顺畅,阻碍了知识的创造和技术的调配方式。在高校科技资源配置中,配置的主的创新。究其原因,导致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现状要资源包括知识、人才、技术3种类型,它们分别的根本原因是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没有形成有与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效的互动机制,这体现在,在全社会科技资源的协功能是相互吻合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是能够配置知同创新模式下,高校和其他创新组织自成体系,分识和技术成果,人才培养是人才资源配置的重要环散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研究高校的科技资源节,社会服务将人才、知识和技术作用于经济和社配置受其他配置主体的影响及其影响大小,制定出会发展。有效的互动机制,是解决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高校是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拥有人才、技术、下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对于高校内部的科技资源学科、国际交往以及国家长期财政支持等方面的优配置,高校自身不能够有效地整合其科技资源,高势。首先,在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方面,高校发挥一校内部的研究团队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运行效率低定的引领作用;其次,在提升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下,研究成果不能够得到有效、快速转移,为此,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本文将着重研究高校科技资源的外部配置,以达到方面高校在技术集成创新领域与企业合作,另一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优化。面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在国产化过程中3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协同创新模式与企业紧密结合,进行关键性技术的攻关并在产业化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弥补企业3.1基于全社会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影响因素研究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高校和企业间的这种良好互3.1.1基于全社会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的科技动对推动双方的科技创新能力都是有益的。进一步活动效果结构模型来看,我国当前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市场交易费用,其自身的发展所需,而应该更多地强调高校、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而科技资源配置是有成本的,存在以及社会这三方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将高校与着交易费用,配置主体之间基于各自的利益目标相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联合互制衡而产生一种配置模式,从而达到最优的配置形成创新的有机整体。我们将这种有机整体称作高效果。企业的特点便是整合所有的创新资源,尤其校科技资源配置的协同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依是与高校之问的合作资源与创新成果,并直接将创托高校的优势学科群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新成果推向市场¨。因此,企业作为科技资源配置学问题,提升全社会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主体的重要一环,本文假设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活动基于全社会科技资源的协同创新模式是指由高行为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活动效果产生正向直接影校、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金融风险机构等组织响,并使用企业的科研人员数、企业科研经费支出在内的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协调沟通的一种科技资数以及企业的科研人员全时当量来体现企业的科技源配置模式。当高校在与企业、研究院所三方进行活动行为。科技资源配置时,主要存在体制束缚、高校与其他新科技革命导致创新活动频繁,全球化导致的几方的沟通较少、利益分配不合理以及协调监管机创新性资金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加强,科技资源制缺失等问题。对此,谢开勇等指出高校以及配置的国际交流也越发增多,其作用也越来越重研究院所与企业方的利益是错位的,而错位的利益要⋯。一方面,以大学园区为资源基础而形成高新当然不能带来高效的合作。为此,为了解决这种合区,处在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科技资源配作机制的不流畅,刘凤朝等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构置中处于重要的一环;另一方面,高校在学术交流建了基于科技资源流动的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概念模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也越发重视国际交流这一重要的型,探讨了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信载体。因此,本文假设国际交流科技资源配置活动息资源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问不同分配方案行为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活动效果产生正向直接影下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合作效果。同时,由于响,用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高校国外发表论文数、信息结构不对称所导致的科技资源配置主体间合作来自国外的科研经费支出这3个指标来体现科技资渠道不畅,将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严重的源配置的重要一环——国际交流科技活动行为。制约作用。政府作为科技资源配置的最高决策者以及科技上述情况导致了目前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系统中资源配置有力的保障者,其配置的资源主要有资金丰富的高校科技资源尚未较好地被转化为现实生产(财政以及转移性支付)、政策(激励与监管)、制 翟运开等: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93度以及具有引导性的信息这4类。其中,政府通过表1结构模型中涉及的变量政策引导、信息提供以及出台优惠措施,可以有效潜变量观测变量地规范和促进科技资源的配置¨。这方面,在我科研机构R&D人员数(K1)国,基于大多数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属于公立的性科研机构(K萤、活动行为科一研。机⋯构R&D经~费⋯支出一(K2)科研机构R&D人员全时当量(K3)质,政府的科技活动行为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影企业R&D人员数(F1)响是显然的。因此,本文假设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活行业企业活动行为企业R&D经费支出(v2)动行为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活动效果产生正向直接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F3)影响,同时用政府产业化计划项目(火炬计划与星国外技术引进合同(G1)火计划)、来自政府的R&D经费支出以及政府产业国际交流干斗活动行为高校国外发表论文数(G2)化计划项目当年落实资金这3项科技指标来体现政来自国外的R&D经费支出(G3)府的科技活动行为。政府产业化计划项目(火炬计划与星火计划)科研机构与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有政府科技活动行为(z1)(Z)来自政府的R&D经费支出(z2)着明显的不同,与企业的运行模式也不尽相同,它政府产业化计划项目当年落实资金(Z3)更多通过自身较强的科研队伍和研发实力进行技术高校R&D经费支出(C1)创新以及专利产出。在这方面,科研机构与高校有高校科技活动效果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数(C2)着相同的作用与使命,都着重于配置技术资源_】。(C)高校专利申请数(c3)高校R&D课题数(C4)我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关系也比较特殊,部分科研机构挂靠高校,它们之间的合作与利益博弈对高校科技资源的配置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假设科研机上文分析中所得到的理论假设如下: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活动行为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活假设1: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活动行为对高动效果产生正向直接影响,并用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校科技资源配置活动效果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数、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支出与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全假设2:行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活动行为对高时当量来描述科研机构科技活动行为。校科技资源配置活动效果产生正向直接影响。综上所述,在全社会的科技资源配置当中,高假设3:国际交流科技资源配置活动行为对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校科技资源配置活动效果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是其中最主要的几个配置主体,这几个配置主体相假设4: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活动行为对高校科互作用。在科技资源的协同创新配置模式之下,当技资源配置活动效果产生正向直接影响。科研机构与高校合作创新时,科技资源经过流畅地、这便为本文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了理论假设,正向地流动后,对高校的科技资源配置效果也会产进而得到概念模型。生正向影响;企业增加人力、财力资源投入,加强需要借助数据来分析验证这些假设,通过《中与高校的协同创新,将对高校的科技活动产生正向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基于前文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影响;当政府的科学事业费以及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定义与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1,并用结构方程增加时,增加与高校的合作,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软件AMOS19.0绘制模型。模型的数据拟合具体分会显著加强,此时高校既得到了政府更多的支持,以下步骤:也会对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更多的科技成果与技术(1)数据收集。对照表1中的观测变量项,通支持。本文用国际交流科技活动来体现国际社会这过《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对数据做收集整理。本文一配置主体的科技资源配置,国际交流科技活动的使用的是2009-2011年这3年全国31个省、自治加强会对高校的科技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国际区、直辖市的数据,共收集到1516个数据。交流增加、高校更多地与国外高校协同创新的过程(2)处理数据。剔除其中数据有缺失的青海、中,我国高校的科技活动效果会有显著的加强。西藏的当年数据,然后剔除其数据较其他地区有较最后,对于高校的科技活动效果,同时考虑到大差距的北京、江苏、广东这3个地方的数据,使高校与以上几个配置主体间的联系以及数据的可获用SPSS20.0软件对剩下的1488个数据做无量纲得性,本文用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高校发表科技论处理。文数、高校专利申请数和高校R&D课题数来描述。(3)模型信度分析。采用SPSS20.0研究数据的有文献已经为每一个配置主体设计了其描述指标内部一致性,得到该模型的Cronbach’s系数值为(即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观测变量)14],本文将用结构0.84。这说明了本次模型使用的数据具有良好的信方程模型来描述并验证前面的分析,称为高校科技度。下面对每个潜变量的信度分别进行分析,得到资源配置体系结构方程模型。基于前文的分析,模如下表2所示的结果,皆大于0.8,说明本次模型使型的潜变量及测量变量如表1所示。用的数据通过了信度的检验¨。 翟运开等: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表2模型中潜变量的信度检验表4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型拟合指标(4)模型拟合。使用AMOS19.0绘制结构方程模型,该模型的自由度为100,是可识别模型,可以进行下一步拟合工作;输人数据文件进行第一次拟合,模型拟合的指标不够理想,通过ModificationIn-(6)模型结果。根据AMOS中潜变量对观测变dices中的结果显示,可以添加el5和el7之间的协量的负载拟合结果,总结并精简得到最终的高校科方差关系来修正模型、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得到技资源配置模型的验证结果如表5所示。模型拟合路径图(见图1)。表5模型验证结果3.1.2结果分析根据以上结果,假设1被否定,即科研机构科技活动行为对高校科技活动效果产生的影响不是前文所假设的正向的影响,但他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是确定的。对此,考虑到在科研机构与高校协同创新的某个阶段,这两种配置主体有着相同的主体功能,都是技术资源与专利技术的直接产出者,那么这种协同合作便会出现内部化与竞争性,从而不能保证他们之间的科技资源能够正向地、顺畅地图1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型标准化路径流动,尤其是在他们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当科研机构与高校存在竞争态势,(5)模型评价(效度分析)。通过上一步对模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便型路径的修改进行第二次拟合,得到各观测变量的需要一种合理的配置机制来实现高校与科研机构之多元平方系数(R)如表3所示。此时,每个观测间正向的、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变量的多元平方系数都达到了0.60以上,说明以模假设2、假设3和假设4的结果是被证实的。首型所设定的观测变量来代表各个维度的潜变量都达先,行业企业科技活动行为对高校科技活动效果产到了较高的信度水平。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如表4生正向直接影响,其影响因素为0.109,因此,校企所示。表中显示,在绝对拟合指标中,GFI超过了合作仍然是科技资源配置效果有效提升的主要方式,0.9,AGFI接近0.9;而在相对拟合效果指标中,在健全一系列机制体制的情况下,加强高校科技成NFI、IFI、RFI、TLI都大于0.9,PNFI也超过了果的转化、产业化是其主要方式之一,如深交所的0.5;在替代性指标中,CFI超过了0.9,PCFI也超中小企业板存在着大量由高校孕育的高科技中小企过了0.5。下面通过模型系数来评价模型结构效业,许多大中型企业也与高校通过建立科研流动站度_】。由图1可以看到,模型中各观测变量的非标的方式展开合作。其次,国际交流科技资源配置活动行为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活动效果产生正向直接准化系数在99%的置信度下都具有统计显著性,故影响,因此,国际科技活动也是我们基于全社会的该模型的效度良好。该模型的=1380.3,DF=100,协同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的一个重要部分,即高因此,综合各项指标,认为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这种合作与交流可以提高高表3模型中观测变量的多元平方系数校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最后,政府科技活动行为观测变量Kll(2l(3nG1G2对高校科技活动效果产生正向直接影响且影响最大,R21.00.981.01.00.940990.920.98这说明目前政府作为科技创新资源重要的配置主体,观测变量G3zlZ2z3clc2c3c4其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活动的影响处在主要的地位。R20780.740.880.600.890.770.70.79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领各个配置 翟运开等: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95主体与高校的协同创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对科的科技活动都会对高校的科技资源配置产生积极的技主导产业与科技辐射区等进行重点支持,促进企影响,并得出了它们影响大小的排序,据此阐述了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问的资源整合与利用,通过这种模式的有效互动机制——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发展产业集群、建立产学研联盟的方式来实现科技中心。在基于全社会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中,高校创新资源的有效流动与共享,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资源存在着的封闭、分散、利用率低下等问和高校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题可以通过高校与社会中几个资源配置主体间相互式发展。协同合作,经过协同创新来增强科技资源的配置效3.2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协同创新模式的有效互动果。在高校内部,当前我国高校在推动交叉学科研机制究、促进高校内部创新平台的发展上还存在较多的基于前文的数据分析,与政府主导的科技资源障碍,包括:高校教师的跨学科研究意识还不强;配置模式和企业驱动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不同,高各学科相对封闭,跨学科研究的合作机制与条件缺校科技资源配置的协同创新模式是以高校为科技资失;缺乏有效的平台运行机制等。为此,综合全社源配置的核心,按照各个配置主体对高校科技资源会各要素,可以将高校、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创新平配置效果的影响程度来安排科技资源的配置。前文台系统地联系在一起,整合成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中已经分析说明,在高校的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创新中心,加强高校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始终处在外在的配置主体最主要的地位,研究机构与高校既是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基于此,下面阐参考文献:述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协同创新模式的有效互动机[1]王进富,张颖颖,苏世彬,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1—6制——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中心。[2]陈喜乐,赵亮.基于自主创新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与整合机制协同创新中心是一种全局性和系统性的科技资[J].科学管理研究,201l(6):ll一15源配置模式,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中心既涉及到高[3]李应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模式与路径选择[M].校与全社会科技资源循环,又涉及到高校内部(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6—17[4]李应博.有效制度安排下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研究[J].科学学个高校)科技资源循环。如图2所示,协同创新中研究,2008(6):645—651心以高校为主导,分为高校内部协同创新中心和外[5]张经强.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技术与创新部协同创新中心,政府、高校、研究机构、行业企管理,2006,27(1):92—94业这几个配置主体作为科技资源的主要投入者。如[6]谢开勇,张婷婷,王倩.产学研合作各方利益诉求下的政府作为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21):3O一37前文所述,根据各配置主体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7]刘凤朝,徐茜.基于计算实验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优化研究影响,政府作为引导者,企业作为推动者,研究机[J].管理学报,2011(12):185l一1858构一般也是主要的参与者(也有竞争的关系),在[8]季庆庆.高校产学研合作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以常州市高校市场、政策以及制度的驱动下,以高校为核心形成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3(7):54—72[9]刘新梅,夏红卫.研发团队目标设置、个体目标承诺与团队绩了协同创新中心这一配置模式,增强了高校的科技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5):188资源配置效率,在人才、专利技术以及产品等等方—193面的产出获得较大的提升。同时,这种协同创新中[10]刘玲利.基于系统视角的科技资源配置行为分析[J].科技进心不仅仅是高校与其他配置主体之间的资源配置模步与对策,2009(7):26—28[11]范斐,杜德斌,李恒.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比较优势分析式,也会形成高校内部资源的协同创新中心,在内[J].科学学研究,2012(8):1198—1205外资源配置处于均衡时,研究机构对高校造成的不[12]冯叶成,刘嘉,张虎.政府一高校一企业协同的产学研合作模确定因素消失,内部资源配置和外部资源配置形成式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与淮安市产学研合作为例[J].良性循环,达到高校科技效率最优。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67—7O[13]李冬琴,李靖华,吴晓波.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科学学,2003(8):378—384嘉'动[14]王雪原,王宏起.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结构方程模型及r_-{竺广]模式选择[J].技术经济,2008(12):36—42[15]林嵩.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及Amos应用[M].武汉:华中师范一一~、1一大学出版社,2008:48—91I协J司制新中心)、[16]方敏.结构方程模型下的信度检验[J].中国卫生统计,2009~..一r出I(1O):524—526¨_一J相互促L一一[17]贾新明,刘亮.结构方程模型与联立方程模型的比较[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3):135—142图2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中心作者简介:翟运开(198O一),男,河南西平人,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工程与知识管理、产业与科技4结论管理。谢锡飞(1988一),男,安徽枞阳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与科技管理、风险管理。李娜(199O一),女,河南信阳人,在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协同创新模式中,通过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工程与知识管理。数据的分析,笔者发现在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产生影响的因素中,除了研究机构,其他几个配置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