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336505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教学中如何培养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中如何培养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按照《标准》的界定,数学思考包括思考数学和用数学思考其他现象或问题。这里包括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而问题解决则主要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首先,数学思想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融于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之中的,而且数学思想的获得在不同的数学内容教学中通过提炼、总结、理解、应用等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逐步“悟”出数学知识、技能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其次,数学活动经验也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活动过程中,通过经历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
2、流、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反思与建构等活动方式才能够逐步积累的。因此,教学中应提倡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二、启发学生,与学生“合作”,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1、设置恰当问题情境,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供环境。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的动力。所以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基于情境进行思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2、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有效的数学活动应当是“数学”的。学生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明确的数
3、学目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同伴交流等都是活动的形式。因此,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对数学对象的理解(包括内涵、与其他内容的联系、在实际中的应用),是最重要的。一般而言,数学建模,数学探究都是一些有效的数学活动方式。一道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有效的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从事“做数学”的活动,也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数学化”——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现实中的现象(问题);抽象归纳则是真正的“数学化”过程——形成对数学的理解;应用举例是让学生通过数学建模的活动,发展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3、准确定位教师角色,促进学生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组织者: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时要留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与时间;作为引导者,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作为合作者,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参与数学活动,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成果。三、“综合与实践”是实现培养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综合与实践”是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完成
5、的,它大体包括问题引领、探求解法、实践操作、交流评价这样四个教学环节。其中,“活动”是“综合与实践”的主要形式,这里的活动不仅指课上的活动,也包括课外的、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完成的活动。1、活动是“综合与实践”的主要形式,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通过活动“会学数学”。经验是教不出来的,只能是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感悟和积累,教师讲的是自己的经验,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经验的生成和积累。“活动经验”是指学生直接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智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智慧则存在于经验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于经历的活动过程中,
6、如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思考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从具体操作过程来看,“综合与实践“活动提倡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实践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做”、“观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它以做数学、用数学等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和探究,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学生经历自主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选择工具、汇报交流等过程,对他们
7、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伴随这些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实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学会数学”转向“会学数学”。现在学生较普遍缺少的是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和能力,缺少应用意识、问题意识,这些恰恰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所在。因此,在数学课程中,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尝试用自主、主动的方式,做数学、用数学、学数学。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不是不要教师“讲”,而是要把解决问题的“重头戏”留给学生。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时间,有时也会“走弯路”,不如教师给出一个解法来得直接。但应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需要给学生提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