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810-2017 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DB34∕T 2810-2017 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ID:52318143

大小:424.6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26

DB34∕T 2810-2017 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2810-2017 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2810-2017 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2810-2017 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2810-2017 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2810-2017 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16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810—2017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TheIdentifica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ofRicebacterialblightresistance文稿版次选择2017-03-30发布2017-04-3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810—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

2、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本标准起草人:陈雨、高同春、戚仁德、姚剑、张爱芳、杨雪、谷春艳、李云飞、陈雪娇。IDB34/T2810—2017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稻抗白叶枯病田间人工接种鉴定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稻抗白叶枯病鉴定过程中稻品种和材料的栽培、接种体准备、接种技术、病情调查和抗性评价。本标准同时适用于安徽省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稻白叶枯病的病情调查和抗性评价。2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参见附录A。3原理与方法用剪刀蘸一定量的菌液,剪去水稻剑叶叶尖约2cm,

3、这样既造成了伤口,又粘上了菌液,病菌侵入形成病斑,根据病斑的长短,即可判定品种的抗病性。按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6个级别。4鉴定方法4.1鉴定技术类别采取人工接种的鉴定方法。4.2鉴定圃鉴定圃选择在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上等,从未发病的田块。4.3病原物来源本省流行的菌群R5(见附录A)。4.4田间管理供试品种按正常季节播种育秧,秧龄期早稻30天,中、晚稻25天以内。每个品种插2丛,每丛10本,株行距30㎝×30㎝,每隔10个品种插抗病(IR26或相应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Ⅱ优838或相应的感病品种)各1个作为对照(参

4、见图1)。鉴定圃施肥水平稍高于一般大田,并及时防治纹枯病和虫害。1DB34/T2810—2017走道抗病CK感病CK品种1品种2品种3品种4品种5品种6品种7品种8品种9品种10抗病CK感病CK走道抗病CK感病CK品种1品种2品种3品种4品种5品种6品种7品种8品种9品种10抗病CK感病CK走道图1田间病圃图(局部)4.5接种用菌液准备接种用的菌株选用本省流行的菌群R5,在胁本哲氏半合成培养基(见附录B)上培养48~72小时,用麦法伦比浊法(见附录C)配成3亿/ml菌液。菌液当天配置,当天使用。4.6接种在水稻孕穗期,用手术剪刀蘸菌液剪去植株

5、剑叶顶部2㎝长,每丛接25张叶片。4.7调查、记载接种后早、中稻20天,晚稻25天调查病情,共调查20张叶片。按表1的标准记载严重度。表1白叶枯病人工接种调查分级标准严重度级别症状0病斑长度小于接种叶片剩余长度5.0%;或病斑面积小于5.0%1病斑长度占接种叶片剩余长度5.1~12.0%;或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1~12.0%3病斑长度占接种叶片剩余长度12.1~25.0%;或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2.1~25.0%5病斑长度占接种叶片剩余长度25.1~50.0%;或病斑面积占叶面积25.1~50.0%7病斑长度占接种叶片剩余长度50.1~75.0

6、%;或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0.1~75.0%9病斑长度大于接种叶片剩余长度75%;或病斑面积大于叶面积75%4.8抗性评价方法首先按公式(1)计算加权平均严重度。BCA......................................(1)D式中:A:加权平均严重度;B:各级严重度病叶数;C:相应级数;D:调查总叶数。再按表2的标准对参鉴品种的抗性进行评价。2DB34/T2810—2017表2抗性评价标准病级加权平均严重度抗性评价标准00.0~0.5高抗(HR)10.6~1.9抗(R)32.0~3.9中抗(MR)54.0~5.9

7、中感(MS)76.0~7.9感(S)9>8.0高感(HS)4.9抗性鉴定有效性的判定对照感病品种发生为害程度必须达7~9级,抗病品种0~1级时鉴定结果才能认为有效。3DB34/T2810—2017AA附录A(资料性附录)水稻白叶枯病菌基本信息A.1中文名水稻白叶枯病菌(稻生黄单胞菌:水稻黄单胞菌白叶枯致病变种)。A.2学名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Ishiyama)Swingsetal.异名:Pseudomonasoryzaelshiyama;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ae(lshiy

8、ama)Dye;Xanthomonasitoana(Tochinai)Dowson;XanthomonaskresekSchure;Xanthomonastran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