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隐喻文化及文学翻译的隐喻存在(吴可).pdf

中西隐喻文化及文学翻译的隐喻存在(吴可).pdf

ID:52289352

大小:164.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中西隐喻文化及文学翻译的隐喻存在(吴可).pdf_第1页
中西隐喻文化及文学翻译的隐喻存在(吴可).pdf_第2页
中西隐喻文化及文学翻译的隐喻存在(吴可).pdf_第3页
中西隐喻文化及文学翻译的隐喻存在(吴可).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隐喻文化及文学翻译的隐喻存在(吴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社会科学!""#$%"中西隐喻文化及文学翻译的隐喻存在!吴可沉浸在问题与思考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问题在传统的研究领域内已找不到答案,而这即是隐喻由一个单纯的修辞手段蓬勃发展成为一门热门学科的前提和原因。本文概述了二千多年来中西方隐喻文化研究的历史、现状的进程;!"世纪#"年代后期西方隐喻研究日趋白热化的代表人物、作品和观点以及$"年代首次亮出“隐喻学”旗号的中方代表人物、作品和观点。对西方语言哲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作品及观点亦进行了借鉴,将隐喻理论引入到文学翻译实践理论中,并提出了非传统的文学文本翻译实践的思维方式

2、与观点。%关键词&隐喻;隐喻背景场;文学文本翻译%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吴可1+$))—2,女,江苏南京人,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江西南昌00""+0)一、有关西、中方隐喻研究这五个历史阶段中共产生四种共时性隐喻研究从事文学翻译多年,常深受困扰的并非传模式:隐喻的修辞学———诗学研究、隐喻的诗学统意义上被讨论得娴熟的许多东西,而是被一———语言学研究、隐喻的

3、语言哲学———人类学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羁绊着。从文体学的大研究以及隐喻的认知研究———多元研究;!"世门慨然而入,突然领悟到———隐喻的暗示。纪)"年代隐喻进入平面化多元研究高潮,#"年“隐喻现象的高度跨学科性和高度复杂性代后期隐喻研究日趋白热化,其主要代表人物给隐喻下一个差强人意的定义完全可以耗费一及作品有法国符号学家保罗·利科(3456789个学者一生的精力,有研究者称之发现了+!):;<5=)的《活的隐喻》(>4?<64@A;=

4、学等角度对隐喻方的隐喻研究源远流长,从柏拉图时代至今已进行了跨学科的总结与考察;开创“隐喻概念”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即:古与“体验”认知一派的雷考夫与约翰逊合著的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8C

5、喻语言》(34-5*,67*6-/89-0*:4/,)‘概念隐喻’。作为思维的母源,它不但以被否定等等。与此同时,有关隐喻关键词、儿童语言习(扬弃)的形式而‘在场’,并且在思维进化过程得、政治话语、商业广告用语的隐喻专著也源源中持存自身,因此它又是一种伴随性的‘野生思问世,研究的触角逐渐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维’;最后,理性思维必须通过隐喻方式而刷新方面。可以预料,这股隐喻研究热潮还将持续相旧有思维模式,创造‘新科学’实现人类思维的当一个时期。自我超越,因此它又是一种前瞻的、超验的‘诗中国的隐喻自成格局,它同样贯穿渗透了性思

6、维’。总而言之,它既是人类认知的坚实起中国的古典美学、诗学乃至伦理哲学研究,可分点,又为我们指点出依稀可见的认知彼岸,并同为三大发展阶段,秦汉以前为第一阶段,重点为时作为隐喻中介而交通游弋于这两种不同的自认知哲学;汉魏至唐宋时期为诗学研究阶段;宋我‘身份’之间;它不仅自身体现为转换生成的代以降至清末为修辞研究阶段,《周易》、《文心隐喻存在———即所谓‘隐喻思维’———而且它也雕龙》与《文则》代表了这三种隐喻研究的最高体现了人类在世的‘转换生成’隐喻形态。隐喻成就。清末民初至!"世纪末属于转型期。%;&;思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

7、的思维方式:如果把思年之前,传统隐喻研究逐渐挣脱本土诗学及修维视为一种特殊的存在,那么它甚至是与人类辞学的藩篱,向西方隐喻研究范式靠拢,并同时同在的一种生存方式。”!进行初步的参照比较和汇通研究。!"世纪<"年从本质上讲隐喻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代以来,汉语学界着重引进西方当代隐喻理论,种感知(:-,=-:07*1)和形成概念(=/>=-:07*1?@-)同时进行互证、互补的比较研究。;"年代以来,的工具。如果语言表达的概念是隐喻性的,通过致力于介绍、评述西方隐喻语言学及认知哲学视觉手段表达的同样概念也是隐喻性的。语言研究

8、成果,佐以对本国隐喻语料进行整合研究,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朱自清的《语言志辨》、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隐喻是我们探索、描写、朱光潜的《诗论》、杨文虎的《隐喻思维机制论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有力工具。隐喻可以帮助析》(%;;")、束定芳的《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我们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