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36795
大小:368.9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学习《课程标准(2011版)》对几个问题的感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课程标准(2011版)》对几个问题的感悟济南市槐荫区教育局教研室孟伯谨感悟1:情境导入应助注重科学性新课改以来,大家在课堂上都比较注意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尤其是在导入教学时普遍采用了情境导入的方式。那么究竟什么是情境、什么又是情境导入呢?我们在百度上搜一下,会得到如下的结果;情境: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境”是教学环境它既包括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也包括学
2、校的各种软件设施,如教室的陈设与布置,学校的卫生、绿化以及教师的技能技巧和责任心等。可见教学情境是一种带有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中学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但是有些课堂的情境导入设计的并不一定合理,让我们看两个例子。例1.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引入某种版本的教科书采用了如下的处理方式:这里,在得出(-
3、3)×4=-12后,通过议一议的方式让学生逐次得出(-3)×3=-9、(-3)×2=-6、(-3)×1=-3、(-3)×0=0后,通过提示可以得到一个因数减小1时,积怎样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再通过猜一猜的方式得出在(-3)×(-1)这个式子中,因为-1比0减小了1,因此(-3)×(-1)的结果应该比(-3)×0的结果大3,所以(-3)×(-1)=3,然后顺次得出下面的(-3)×(-2)、(-3)×(-3)、(-3)×(-4)的结果,从而得出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一开始看的话,这种设计很巧妙,它避开了两个负数的乘积为什么是
4、正数这个难点,但是仔细思考的话,存在这样两个问题:(1)在议一议部分得出的结论是两个数相乘的时候,若因数-3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小1,两个数的乘积增加3,但是这个规律是在两个因数为一个负数乘以一个正数的情况下得到的,到了猜一猜,变成了两个负数相乘,这里数的范围不一样了,议一议的结论是否还可以应用值得商榷;(2)在完成猜一猜以后就直接得出乘法法则,似乎有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代替真正结论的嫌疑,虽然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仍然会给学生造成一种不好的影响。关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负负得正法则的得出是一个难点,报纸杂志上的相
5、关讨论很多,也莫衷一是,但是我觉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尚志老师提出的“后转两次转向前,负负为正很显然。”的方法很值得借鉴.例2.平行四边形定义的导入笔者一次听课中,某位老师对于平四边形的定义采取了这样的导入方法:将一张纸对折,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将他们相等的一遍重合,可以得到一个四边形,然后问学生:(1)你一共拼出了几个四边形?(2)这些四边形中有没有特殊的四边形,它是什么四边形?这个设计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1)这样的导入增加了学生的操作性和趣味性,但是老师在这个导入设计的假设是剪下的两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如
6、果剪下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或者直角三角形,就会出现图1 和图2.图3图2 图1 图1是一个凹四边形(学生对此不熟悉),而图2则是等腰三角形,此时学生会提出疑议.(2)对于拼出的共6个图形中,如图3的图形当然是平行四边形了,但是这些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却需要利用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的,而这个定义是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讲的,虽然定义具有性质和判定的双重功能,但是这样的设计不完全令人信服.对于这个设计我们可以这样改进: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平行四边形了,对此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回忆小学学过的知识的前提下,自
7、己提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这时学生最可能提出如下两种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能够提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和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应该较少。此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都可以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这种设计需要作如下两点说明:(1)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大家都是采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呢?我想一个定义尤其是几何图形的定义首先应该简单直观,
8、采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定义是利用了两组对边的位置关系,因此有利于我们直观判断.而如果采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是利用了两组对边的等量关系,不利于我们直观判断.(2)建议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放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前面讲,这样有利于学生区分判定与性质的区别.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们在创设情境以导入教学时的出发点往往是注重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